这首宋诗《题严子陵钓台》描绘了一位垂钓老翁的形象,他似是渭滨的严子陵,与西伯(周文王)并无旧交,却选择了放弃仕途,持竿垂钓。他的举动显得超脱而有风度,只需轻轻一挥,便能引来风云变幻。诗人提到这位先生年轻时曾与文叔交往,见证过日角(帝王之相)的刘氏兴起,但他毅然选择隐逸,身披羊裘,不改初衷。
诗中将周文王虚心求教于贤哲与光武帝(汉光武帝刘秀)相比,暗示了严子陵的高洁品格和不慕权贵的态度。尽管周文和光武都有其治国之道,但严子陵更倾向于在桐江边静享月色,反映出他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桐江月色无古今”表达出钓台景色的永恒,以及它对人心的深深触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隐士生活的敬仰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