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摸鱼儿·问梅花》,创作于宋末元初之际,由词人王奕所作。诗中融合了对梅花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词人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句“问梅花、几人邀咏”开篇便以质疑的口吻提出梅花是否有人欣赏,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追问,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紧接着,“平生见外骚楚”则表明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鄙弃,暗示了其超然物外的情怀。
“相思一夜罗浮远”中的“相思”二字,既可解为对梅花的向往,也可能是对某种美好或理想的渴望。罗浮山在岭南地区,以风景秀丽著称,这里的“远”字,不仅描绘了空间上的距离,更承载着词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无尽的憧憬。
“姑射仙姿何处”中的“姑射”,即古代传说中仙女居住的地方,诗人借此表达对高洁脱俗境界的向往。“情未吐”则是词人内心的情感尚未完全倾诉,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在后面的句子“雄蜂雌蝶空相遇”中,通过雄蜂与雌蝶相遇的自然景象,隐喻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和孤独。接下来的“岁年孰与”则是对于时光流逝、人世间难得的真挚情感的感慨。
“叹皓首相看,冰心独抱,谩作广平赋”中,“叹皓首”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冰心独抱”则是词人对于纯洁心灵的自守和珍视。最后一句中的“谩作广平赋”,可能是在自嘲自己虽有才华却无用武之地。
“黄昏暮。半点酸辛谁诉”描绘了黄昏时分,心中带着淡淡的酸楚与忧伤,却又找不到倾诉对象,这种情感的孤独和无处安放,令人感同身受。
“寿阳眉恨妖妩”中的“寿阳”,可能指的是诗人王奕本人的生长之地或心中所钟爱的地方。这里的“眉恨”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的回忆与留恋,而“妖妩”则是对那份情感的深刻描绘。
“南来北使无明眼,细认杏花真谱”通过南北使者的比喻,说明世人往往无法辨别真正的美好。末句中的“细认杏花真谱”,则是词人对待美好的态度,虽世界纷扰,却仍坚持自己的审美标准和追求。
最后,“私自语。道消息、孤根还有春风主。启明未举”中,诗人似乎在独白自己心中的秘密,或许是在表达即使是孤独的存在,也依然有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启明未举”,则预示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尚未完全展现。
全诗通过对梅花的赞美,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寂寞、孤独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无尽憧憬。同时,也透露出词人对于时光流逝、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以及坚守自己审美情操的决心。这首诗不仅是对梅花之美的描绘,更是词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