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书諴的《灌读草堂夏夜》描绘了一幅雨后竹林小院的宁静夏日景象。首句“竹院初过雨”写出了雨后的清新气息和竹林的湿润,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氛围。接着,“无风气自凉”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自然凉意,无需借助风力。
“虫声疑在野”通过虫鸣声,将读者带入野外的想象中,增添了生动的田园气息。然而,“月色忽周堂”又将视线拉回室内,月光洒满庭院,带来宁静的夜晚画面。“境静由神会”表达了诗人在此情境中的心灵契合与领悟,心境与环境融为一体。
最后两句“心闲与物忘”揭示了诗人心境的悠闲,完全沉浸在与自然的交融之中。全诗以“数杯微醉后”收尾,借酒助兴,微醺状态下,更觉清露的清凉,仿佛连衣裳都被沾染了这份宁静与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竹院的静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闲适,是一首富有禅意的夏日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