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张羽的《拜陵途中有感》描绘了诗人拜谒陵墓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寺外西山翠结层”,以生动的色彩描绘出寺庙之外,西山苍翠叠嶂的景象,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接着,“鸣驺未动意先登”写出行程尚未开始,诗人内心已充满对陵墓的敬仰和向往之情。
“阴云漫欲低平野”描绘了阴云低垂,几乎要覆盖平原的天气,这样的环境增添了庄重与肃穆的气氛。诗人“病眼遥能认泰陵”,即使视力不佳,也能辨认出远处的泰陵,足见其对历史遗迹的深情厚谊。
“曾负少年悲作客”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漂泊之苦,如今再次踏上拜陵之路,不禁感慨万分。“细寻往事得逢僧”,在寻找过去的回忆中,诗人偶遇僧人,可能触发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两句“钟山紫气东南在,秋晚凭高思正腾”,诗人站在钟山之巅,眺望紫气东来的方向,深秋傍晚的景色激发了他的思绪,寓言着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含人生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生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