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草堂为姑苏顾大有赋

新晖送山青,点点入茅屋。

平原秀芳草,流泉带乔木。

篱篁堕凉影,庭兰动徐郁。

主人侵朝兴,鹤衣巾一幅。

净几发炉燎,就床取书读。

坐中无俗宾,砌下有驯鹿。

短扉竟日掩,香醪四时漉。

闲情寄峄桐,佳词喷湘竹。

翘企孤山隐,想像柴桑筑。

延睇拥云峰,满听溅霜瀑。

久与市尘遥,已共山灵熟。

后名谅非求,潜德思厚蓄。

落梅正宿雨,予来破幽独。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丰坊的《阳山草堂为姑苏顾大有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新晖送山青,点点入茅屋”展现了朝阳洒落山色,斑驳地映照在简朴的茅屋上,富有诗意。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平原秀芳草,流泉带乔木”描绘了开阔的原野上花草繁盛,泉水潺潺流过高大的树木,营造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景象。

“篱篁堕凉影,庭兰动徐郁”进一步刻画了院落的清凉与芬芳,竹篱投下的阴影和兰花的幽香交织在一起。诗人“主人侵朝兴,鹤衣巾一幅”,以主人清晨起身读书的形象,展现出其超脱世俗的雅趣。

“净几发炉燎,就床取书读”描绘了主人在洁净的几案前燃起炉火,倚床阅读的场景,充满了书香气息。接着诗人描述了草堂的清静与主人的高洁,“坐中无俗宾,砌下有驯鹿”,暗示了主人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短扉竟日掩,香醪四时漉”写出了门常闭,自酿美酒随时享用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的深深热爱。“闲情寄峄桐,佳词喷湘竹”表达了诗人将闲适之情寄托于琴瑟,创作出优美诗篇的心境。

最后两句“翘企孤山隐,想像柴桑筑”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陶渊明般简朴生活的追慕。结尾“落梅正宿雨,予来破幽独”则以梅雨中的到来,打破了自己的孤独,也增添了诗的意境。

整体来看,丰坊在这首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草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收录诗词(46)

丰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效古(其一)

我行逢暮春,惆怅辞山阿。

莺花徒烂熳,光阴已无多。

慊慊城乌谣,烈烈耕田歌。

椅梧生高岗,浮云蔽其柯。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效古(其二)

岂无鸾与鹤,悲鸣将若何。

形式: 押[歌]韵

病马行赠少宰何燕泉

路傍病马弃不收,乃是天上真骅骝。

君王玄默罢远游,尔辈逸气空横秋。

忆昔山西战争起,嫖姚手提三尺水。

夜半传呼振铁衣,材官十万同殊死。

此时银鞍出塞行,甲光一道如流星。

宵突重围忽拉解,晨驰厚阵皆奔崩。

归来步向丹阙东,圉人太仆俱动容。

却疑房宿触地裂,百仞跃出悲泉龙。

茂陵萧萧土花碧,王良既死谁复惜。

非关暂蹶损前功,端为一鸣终见斥。

阴云高高八荒昏,洒泪不到长安尘。

日落荒城鸟栖背,天明野田霜满身。

闻说胡窥白登道,边人被杀如刈草。

用尔岂无腾骧力,冉冉年华坐成老。

出门偶见令我哀,买骨谁置千金台。

试问天闲十二驷,即今未必非驽材。

形式: 古风

鸣凤行赠杨给事惟仁

君不见精卫一小鸟,衔石翻飞东海头。

不知身微海复巨,悲鸣誓欲填洪流。

又不见螳螂奋臂当车辙,辙不可回躯已裂。

安得长遇越勾践,式蛙厉士皆激烈。吁嗟!

二物之微古则传,轻生血诚良可怜。

哀歌慷慨我故态,今日送子鄞西船。

问君此去何为者,一鸣不随立仗马?

凤凰池头何足恋,博取声名满天下。

忆昔君王初纳谏,终朝虚己明光殿。

时有张刘与邓安,正色危言称铁汉。

诸公相谢忽几春,世事变化如浮云。

龙蛇屈伸总神物,贤者括囊思保身。

后江先生愚且狂,有口直欲旋天纲。

一入谏垣数十疏,复睹鸣凤鸣朝阳。

君王宽仁等天地,何人却有移天势。

王章杀身君竟免,唐介高风今有二。吁嗟!

先生非狂亦非愚,风前劲草真丈夫。

感恩报国元自许,不然安用七尺躯。

送君之行劝君酒,富贵于我亦何有。

但作昂昂千里驹,何忍喔咿为妾妇。

东山骤雨西山晴,白鸟飞去天冥冥。

人生梦幻亦如此,请君试听《鸣凤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