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瓜洲相望隔山椒,烟树光中扬子桥。
夜静衔枚莫轻语,草间惟恐有鸱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文天祥的作品,名为《出真州(其十二)》。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质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忧虑。
“瓜洲相望隔山椒”,这里的“瓜洲”指的是瓜洲镇,而“相望”则是形容两个地方能够互相看见。"山椒"则是一种生长在山中的植物,味道类似于花椒。整句话描绘了一幅隔着山坡、植被丛生的瓜洲与某地相对而望的画面,给人一种遥远和隔绝之感。
“烟树光中扬子桥”,"烟树"表达了轻烟缭绕于林间的意象,而“光中”则指的是阳光透过树木照射在扬子桥上。这里的“扬子桥”可能是虚构的地名,或者是真实存在的地方,但无论如何,它都被赋予了诗意的色彩。整句话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景象。
“夜静衔枚莫轻语”,这句诗表达了夜深人静之时,即便是有所想说,也应该保持沉默,不要轻易开口。“衔枚”这里形容的是嘴里含着小石子,古代常用来比喻保持沉默。诗人此举或许是在表达对某种外界压力的无奈与忍耐。
“草间惟恐有鸱鸮”,“草间”指的就是在草丛之中,而“鸱鸮”则是古代传说中的凶猛鸟类,后来也用以比喻奸佞小人。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担忧,即便是在看似平静无奇的草丛之中,也可能潜藏着不可预知的危险或不良之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微妙的情绪。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浮云暮南征,我马向北嘶。
荆棘暗长原,子规昼夜啼。
清秋望不极,中原杳茫茫。
游子怅寂寥,下马古战场。
浮云连海岱,寒芜际碣石。
落景惜登临,人烟渺萧瑟。
平野入青徐,桑柘叶如雨。
信美无与适,沉思情延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