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陵望何及,弦管徒在兹。
谁言死者乐,但令生者悲。
丈夫有馀志,儿女焉足私。
扰扰多俗情,投迹互相师。
直节岂感激,荒淫乃凄其。
颍水有许由,西山有伯夷。
颂声何寥寥,唯闻铜雀诗。
君举良未易,永为后代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邕的《铜雀妓》,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通过对古迹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和哲理。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诗的开头“西陵望何及,弦管徒在兹。”两句设置了一个历史的场景,西陵指的是古代某个地方的陵墓,而弦管则是古代音乐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些元素,唤起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感伤。
接着“谁言死者乐,但令生者悲。”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驳了那种认为死者无忧的说法,强调的是活着的人才真正感到悲痛。这里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理解。
“丈夫有馀志,儿女焉足私。”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家庭责任之间的矛盾和抉择。诗人自称为“丈夫”,表明自己的坚定立场,而“馀志”则是指那些高远的志向和抱负。
“扰扰多俗情,投迹互相师。”两句,描绘了世间纷扰复杂的情感和人与人之间互相效仿的现象。这里诗人的笔触深刻,揭示了人性中复杂而微妙的一面。
“直节岂感激,荒淫乃凄其。”两句,则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评价,表达了对于那些坚持正义、不屈服于邪恶的人物的赞美和感慨,以及对于那些堕落腐化之人的悲哀。
“颍水有许由,西山有伯夷。”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理名称,引出了历史上的许由和伯夷两个人物形象。许由是古代的隐士,以清高自洁著称;而伯夷,则是一位忠诚的臣子,其故事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忠贞不屈的人物。
最后,“颂声何寥寥,唯闻铜雀诗。”两句,是对那悠扬的歌声和铜雀台上留下的诗篇表示赞美。这里的“铜雀”指的是汉朝时期的一座高台,而“铜雀诗”则是指在那个地方流传下来的诗歌。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隐士,以及忠诚者的怀念和敬仰,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于生命、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这是一首集历史感怀古于一体,情感丰富且哲思深邃的佳作。
不详
大厦中构,山屹云斗。黄河畎浍,太行培塿。
整庶宣风,缉戎备寇。镇宁一方,光辅元后。
华缄千里到荆门,章草纵横任意论。
应笑钟张虚用力,却教羲献枉劳魂。
惟堪爱惜为珍宝,不敢传留误子孙。
深荷故人相厚处,天行时气许教吞。
紫极殿前朝伏奏,龙华会里日相望。
别离岁岁如流水,谁辨他乡与故乡。
馀春伴蝴蝶,把酒听黄鹂。
最是淹留处,残花三两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