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山即事

海外新沙井字格,万条沟水万条陌。

芦花满目太苍茫,百载桑田地初辟。

水中筑屋类浮舟,芦壁茅堂环小沟。

沟外锄田田护宅,星分棋布大荒陬。

一日双餐麦糜食,高梁黍稷并相餩。

莫嫌粗粝难下咽,力倍南人健脚力。

奔腾掀播独轮车,愁煞相冲误堕渠。

晴日骄阳忧太酷,阴云又虑湿尘袪。

民心狉獉能知辱,士好廉隅多款曲。

尚气每多成讼端,破家毁宅连亲属。

吾家泛宅一逾年,初喜民情弱可怜。

黑夜鸣锣阻捐产,温纯风俗亦移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外新开发地区的生活景象,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细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地人民在艰苦环境中自力更生、适应环境的坚韧精神。

首句“海外新沙井字格,万条沟水万条陌”描绘了新开发地区的景象,新沙地被井字形的沟渠分割,沟水纵横交错,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芦花满目太苍茫,百载桑田地初辟”进一步描绘了这片土地的广阔与荒凉,以及人们在此开垦之初的艰辛。

“水中筑屋类浮舟,芦壁茅堂环小沟”则展示了当地居民的居住方式,他们利用水道建造房屋,芦苇和茅草搭建的简陋居所围绕着小沟,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智慧。接下来,“沟外锄田田护宅,星分棋布大荒陬”描述了农田的布局,如同星星般分散在广阔的荒野中,保护着居民的家园。

“一日双餐麦糜食,高梁黍稷并相餩”描绘了当地人民的饮食习惯,每日两餐,主要以小麦、高粱、黍稷等作物为食,虽然粗粝,但足以维持生活。诗人通过“莫嫌粗粝难下咽,力倍南人健脚力”表达了对当地人民勤劳坚韧精神的赞美。

“奔腾掀播独轮车,愁煞相冲误堕渠”描绘了农耕生活的辛劳,使用独轮车进行农作,担心误入沟渠而造成损失。接下来,“晴日骄阳忧太酷,阴云又虑湿尘袪”反映了当地气候条件的严酷,晴天烈日让人担忧,阴雨天气又担心泥土潮湿。

“民心狉獉能知辱,士好廉隅多款曲”表现了当地人民的淳朴和知耻,士人注重道德修养,行事谨慎。然而,“尚气每多成讼端,破家毁宅连亲属”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争执和纠纷,甚至导致家庭破裂,邻里关系紧张。

最后,“吾家泛宅一逾年,初喜民情弱可怜。黑夜鸣锣阻捐产,温纯风俗亦移迁”表达了诗人对当地社会变迁的感慨,最初对民情的同情,到后来因社会风气的变化而感到忧虑。黑夜鸣锣阻止捐献财产的行为,反映出社会风气从淳朴转向了某种形式的自私和冷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外新开发地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当地人民在艰苦环境下的生存智慧、勤劳坚韧的精神面貌,以及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收录诗词(190)

陈式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儗赠施湘江

花屿书床明且净,朋从如云墨华映。

沤情冲淡鹭情并,一曲琴心琴理正。

六法精研轻且清,佳章四壁助吟咏。

玉箫金琯和时令,千万芙蕖绕门竞。

我避烽烟脱虎阱,濡毫点墨徒纵横。

倾盖之交非所聘,敢望万间招与请。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蓬莱逸史书来索画二首(其一)

天涯海角故人疏,芳草萦怀叹索居。

极目骥江鸿雁到,愁颜数日为君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蓬莱逸史书来索画二首(其二)

一条带水隔云驰,三载离愁乱似丝。

涂抹秋林作琼报,笔空深愧画中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哭仰菶斋先生七首(其一)

结契仁谦越卅年,尘谈无间意缠绵。

聊盟金石推坛主,直谅多闻责善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