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元夕牧翁偕我闻居士载酒携灯过我荒斋牧翁席上诗成依韵奉和

春城箫鼓竞阗阗,别样风光短烛前。

残雪楼台行乐地,薄寒衣袂放灯天。

银花火树如人艳,璧月珠星此夜圆。

一曲霓裳君莫羡,新诗谁并玉台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与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感慨。首联“春城箫鼓竞阗阗,别样风光短烛前”,开篇即以“春城”点明时节,箫鼓声声,灯火辉煌,营造出节日的喜庆氛围。次联“残雪楼台行乐地,薄寒衣袂放灯天”,通过“残雪”与“薄寒”描绘了冬末春初的季节特点,同时“行乐地”与“放灯天”则直接点出了人们在元宵节这天尽情欢愉的情景。

接着,“银花火树如人艳,璧月珠星此夜圆”,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灯火比作银花与火树,形象地展现了元宵节灯火璀璨的美景;“璧月珠星此夜圆”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美丽,月亮如同璧玉般圆满,星星闪烁,与灯火交相辉映。

尾联“一曲霓裳君莫羡,新诗谁并玉台妍”,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元宵佳节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雅致情趣。“霓裳”典出唐代宫廷舞蹈,此处借指元宵节的盛况;“玉台妍”则暗喻高雅的艺术之美。诗人认为,尽管元宵节的盛况令人羡慕,但真正的艺术之美却难以比拟,以此表达了对自身创作的自信与自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艺术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

苏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牧翁《二月十二春分日横山晚归作》

年光诗思竞鲜新,忽漫韶华逗晚春。

止为花开停十日,已怜腰缓足三旬。

枝枝媚柳含香粉,面面夭桃拂软尘。

回首东皇飞辔促,安歌吾欲撰良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奉和牧翁陌上花三首(其一)

陌上花开照板扉,鸳湖水涨绿波肥。

班骓雪后迟迟上,油壁风前缓缓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依韵奉和牧翁人日示内二首(其一)

春风习习转江城,人日于人倍有情。

帖胜似能欺舞燕,妆花真欲坐流莺。

银幡囡戴忻多福,金剪侬收喜罢兵。

新月半轮灯乍穗,为君酹酒祝长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依韵奉和牧翁人日示内二首(其二)

佛日初辉人日沉,彩幡清晓供珠林。

地于劫外风光近,人在花前笑语深。

洗罢新松看沁雪,行残旧药写《来禽》。

香灯绣阁存常好,不唱卿家《缓缓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