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宋代郊庙朝会歌辞,名为《高宗郊祀前朝享太庙三十首(其一)》,描绘了皇帝在祭祀活动中的庄严仪式和虔诚之心。
“于皇我后,祗戒专精。” 开篇即以“于皇”称颂,表达对帝王的尊崇之情。“祗戒专精”,意味着帝王在祭祀前严格遵守礼仪,专心致志,体现了对祖先的敬畏与尊重。
“假于有庙,祖考是承。” “假于有庙”表明祭祀是在祖庙进行,“祖考是承”则说明帝王将祖先的恩泽铭记于心,承继先人的遗志。
“趋进惟肃,僾思惟诚。” “趋进惟肃”描述了帝王进入祭祀场所时的庄重态度,“僾思惟诚”则强调了内心的真诚与虔敬,表达了对祖先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神之听之,来燕来宁。” 最后两句寄希望于神灵的聆听与庇佑,祈求祖先的保佑与安宁,整个场景充满了神圣而庄重的气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帝王在祭祀活动中对祖先的深厚情感与虔诚敬意,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祭祀礼仪的重视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