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归路三千指故乡,记否黄鹤晴川,曾上高楼持使节;
去年重九作生日,岂意只鸡斗酒,又来萧寺吊诗魂。
这首挽联以深情的笔触,缅怀了陈岱霖给谏的生平与成就。首句“归路三千指故乡”,描绘出陈岱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向往,三千里的路程,象征着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接着,“记否黄鹤晴川,曾上高楼持使节”两句,通过回忆陈岱霖曾经登高望远,手持使节,展现了他作为官员的风范与胸怀,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国家与人民的忠诚与奉献。
“去年重九作生日,岂意只鸡斗酒,又来萧寺吊诗魂”则表达了对陈岱霖逝世的哀痛之情。重阳佳节本是欢庆之时,却意外地成为他生命的终点,只有一杯薄酒相伴,显得格外凄凉。最后,来到萧寺悼念,更是将哀思推向了极致,仿佛连灵魂都已随风飘散,难以寻觅。
整首挽联情感真挚,既有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蕴含了对其高尚人格和卓越贡献的敬仰,是中国传统哀悼文学中的一篇佳作。
不详
初名子城,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举世称画师,无人识为血性男子;
上界足官府,知君仍作供奉神仙。
勋业略同马伏波,骨归万里;
精诚差比岳忠武,寿少二龄。
春草系诗怀,有人恸哭谢康乐;
秋风埋战骨,无计招魂马伏波。
遗蜕竟难寻,碧葬未收苌叔血;
忠魂长不泯,丹忱应作伍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