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秀阁和顾太湖韵

飞阁凌云向水开,好风明月自将来。

千江练色明书幌,万叠岚光拂酒杯。

何处笛声梅正落,谁家尺素雁初回。

芳尊竟日群公坐,得侍登高作赋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静谧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延秀阁的壮美与自然的和谐共融。首联“飞阁凌云向水开,好风明月自将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延秀阁矗立于云端,仿佛与天相接,清风明月似乎也特意前来与之相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千江练色明书幌,万叠岚光拂酒杯”进一步展开画面,将延秀阁置于千江万山之中,江面如练,山岚轻拂,不仅映照在书幌上,更轻柔地拂过酒杯,赋予了场景以动态之美和诗意的韵味。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得景物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何处笛声梅正落,谁家尺素雁初回”则将视线转向听觉与视觉的结合,笛声悠扬,梅花飘落,雁阵南归,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为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情感的丰富性。笛声与梅落,雁阵与尺素(书信)的结合,既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远方的消息与思念。

尾联“芳尊竟日群公坐,得侍登高作赋才”收束全诗,描绘了一群文人雅士在延秀阁中欢聚畅饮,享受着登高赋诗的乐趣。这里的“芳尊”指的是酒器,暗示了聚会的欢愉气氛。“群公坐”则强调了聚会的规模与参与者的身份,而“得侍登高作赋才”则表达了对能够在此场合参与创作的荣幸与自豪感,同时也暗含了对才华与友谊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延秀阁及其周围环境的壮丽与和谐,以及文人雅士在此聚会时的愉悦与创作的激情,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7)

马守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马湘君

流澌十月下双鱼,传得金陵一纸书。

马角未寒盟语后,蝇头犹湿泪痕馀。

梦中暮雨题难就,镜里春山画不如。

红杏碧桃千万树,待侬花下七香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马湘兰挽歌词(其一)

歌舞当年第一流,姓名赢得满青楼。

多情未了身先死,化作芙蓉也并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马湘兰挽歌词(其二)

石榴裙子是新裁,叠在空箱恐作灰。

带上琵琶弦不系,长干寺里施僧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马湘兰挽歌词(其三)

不待心挑与目招,一生辜负可怜宵。

祇堪罚作银河鹊,岁岁年年只驾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