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所作的《恭和圣制初阅纯德山喜而自得》。诗中描绘了对周神寝的恭览,以及对纯德山的赞美。诗人通过描述纯德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以及历史意义,表达了对山岳之美的欣赏与对圣明君主的颂扬。
首句“恭览周神寝,回径历羊肠”,开篇即以崇敬之情,描绘了对周代先祖陵寝的瞻仰,随后穿过曲折蜿蜒的小径,引出对纯德山的探访。接着,“伊昔著嘉名,兆称天子冈”赞颂纯德山自古以来便享有美誉,预示着它是帝王之地。
“势连嵩华远,水绕湘流长”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纯德山与嵩山、华山相连的雄伟气势,以及湘江环绕的秀美风光。接下来,“蟠互丘峦胜,荣休王气昌”进一步强调了纯德山丘峦起伏、景色宜人的特点,以及它作为帝王福地的荣耀与昌盛。
“龙藏忽二纪,松柏皆踰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以及纯德山历经千年仍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上帝悦明德,眷此受命乡”表达了对圣明君主的尊敬与赞美,认为上天因其美德而眷顾,赋予其治理国家的使命。
“惟盘壮南服,允作万世防”则强调了纯德山在国家防御中的重要地位,象征着稳固的边疆。诗人以“慎固永弗移,山祇告吾皇”表达对君主的忠心与期望,希望君主能坚守国本,永不改变。
“钟灵发祯应,天定非人量”则揭示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君主命运的天定,暗示了君主的统治是顺应天意的。最后,“河山亘终古,孝德无遗忘”总结全诗,强调了江山永固、孝道传承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君主及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