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吕陶所作,名为《和信夫屯田疾间偶作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仕途浮沉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生活闲适的向往。全诗洋溢着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的情怀。
首句“仕路浮沈不足嗟”,诗人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官场的起伏不定,认为这些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寻常波折,并非值得叹息之事。接着,“到头何处是津涯”一句,表达了对人生终点的深思,暗示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问。
“庭中度日多无事,湖上经年各有花”两句,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在庭院中悠闲度日,湖畔赏花,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熟焙春芽香不散,轻澄腊醑味偏加”则通过茶叶和酒的比喻,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品味与欣赏。春天的嫩芽经过精心烘焙,香气持久;而陈年的美酒在轻轻澄清后,味道更加醇厚。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寓意着人生的积累与沉淀能够带来更深层次的满足感。
最后,“凭君莫赋思归引,一郡相欢似一家”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不要因思乡之情而忧愁,而是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如同一家人般和谐相处。这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所处环境的肯定,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关系的珍视和对和谐共处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和人际关系的深情赞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