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花无酒头慵举,有酒无花眼倦开。
正向西窗念萧索,洛阳花酒一时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尧佐的《答张顺之》,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单调乏味时,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期待。首句“有花无酒头慵举”描绘了诗人因缺少美酒而提不起兴致,连赏花的心情都变得懒散;次句“有酒无花眼倦开”则进一步强调了没有花朵的陪伴,即使有酒也难以提起欣赏的兴趣,眼睛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后两句“正向西窗念萧索,洛阳花酒一时来”中,“西窗”寓指寂寥的环境,诗人对着窗户感到孤寂落寞,此时心中期盼着远方的洛阳能带来花与酒的双重享受,以此打破眼前的萧瑟。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理想情境的向往。
不详
北宋大臣、水利专家、书法家、诗人。宋仁宗时官至宰相,景祐四年(1037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康定元年(1040年),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去世,年八十二,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明吏事,工书法,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今存词一首
静院莺啼竹,幽阑蝶在花。
登临转惆怅,斜日两三家。
景淡花初落,寒生海上潮。
门前归北路,微雨柳垂条。
岩岩一峰千万寻,微茫楼阁寒云深。
巡州佐吏倚栏久,泠泠天籁清尘心。
百首新诗百意精,不尤妃子只尤兵。
争如一句伤时事,只为明皇恃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