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竹石

林前怪石起参差,篁竹丛深使客疑。

如过潇湘江上路,鹧鸪啼罢日西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

首句“林前怪石起参差”,以“参差”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林前怪石错落有致的姿态,既突出了石头的奇特形状,又营造出一种自然界的原始野趣。这里的“怪石”不仅增加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也暗示了环境的险峻与神秘。

次句“篁竹丛深使客疑”,通过“篁竹丛深”这一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深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茂密的竹林之中。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为后文的氛围营造奠定了基础。

第三句“如过潇湘江上路”,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仿佛引导着人们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潇湘江的典故,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图景。

最后一句“鹧鸪啼罢日西时”,以鹧鸪的啼鸣作为结束,不仅增添了诗歌的韵律美,更通过“日西时”的时间点,巧妙地将一天的结束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联系起来。鹧鸪的啼叫,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自然之美的山水世界,又蕴含着诗人深邃情感的艺术空间。它不仅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也体现了他们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86)

杨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 字:仲弘
  • 籍贯:浦城(今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1271—1323

相关古诗词

题十二红卷子

碧桃枝上有珍禽,调舌交交听好音。

画出江南春意思,明年携酒共追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喜晴

楼外斜阳放晚晴,街衢前后听欢声。

回舟更倚南风顺,千里青山照眼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纪梦二首(其一)

四面青山拥翠微,楼台相向辟天扉。

夜阑每作游仙梦,月满琼田万鹤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纪梦二首(其二)

纷纷鸾鹤满虚空,耳畔如闻度海风。

直上云霄千万里,此身飞入紫微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