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温其见寄长句

拂衣归去隐岩扃,世事悠悠亦饱经。

午梦溪声摇户牖,夜吟花影转厢营。

已甘衰病安尧壤,岂有声名动汉廷。

好事髯翁每相过,幅巾藜杖喜逢迎。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他轻轻挥袖离开,回到隐秘的山岩小屋,世间纷扰他也曾深深体验。
午后的梦境中,溪水声在门窗边回荡,夜晚吟诗时,花影在厢房间移动。
他已经甘心在安宁的晚年度过,怎会再有声名震动朝廷的想法。
老友须眉先生常常来访,他头戴幅巾手执藜杖,见到朋友总是满心欢喜。

注释

拂衣:挥袖离去,形容洒脱。
岩扃:隐居的山岩小屋。
世事悠悠:指世间纷繁复杂的事物。
午梦:中午的梦境。
溪声摇户牖:溪水声仿佛在窗户边摇曳。
夜吟花影:夜晚吟诗时,花影在周围移动。
尧壤:比喻太平盛世,这里指作者的隐居之地。
声名动汉廷:名声震动朝廷。
髯翁:须发皆白的老者,这里指友人。
幅巾藜杖:古代文士常戴的头巾和手杖,表示简朴生活。
逢迎:迎接,这里指友人来访时的喜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山林,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拂衣归去隐岩扃"表明诗人选择了归隐山林,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而"世事悠悠亦饱经"则显示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已经历经并且充满了感慨。

"午梦溪声摇户牖"和"夜吟花影转厧营"两句,分别描绘了白天与夜晚的宁静生活。溪水的声音在午梦中轻轻摇动着窗棂,而夜晚则是花香伴随诗人的吟咏,在庭院中回旋。

"已甘衰病安尧壤"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名利的淡泊,已经满足于自己的平凡生活,不再追求什么荣誉或声名。"岂有声名动汉廷"则是强调这种态度,即便是在汉朝这样辉煌的时代,也不愿意因个人声名而被打扰。

最后两句"好事髯翁每相过,幅巾藜杖喜逢迎"描绘了诗人与世间友人的和谐相处。"好事"指的是那些美好的相聚时光,"髯翁"是对朋友的亲切称呼,而"每相过"则表明这些美好时刻经常发生。"幅巾藜杖喜逢迎"中的"幅巾"和"藜杖"都是古人行走时携带的物品,这里象征着朋友之间的随叫随到的亲密关系。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心态。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次韵蔡学士梅诗

梅梢破白香清切,凊雨含春不成雪。

瑶池彷佛万妃游,缟裙练帨何鲜洁。

凌晨灿烂忽惊眼,客中又过嘉平月。

年年见梅非昔地,海角寻芳更愁绝。

多情欲伴晓云飞,有恨只教啼鸟说。

兵厨况是酒如渑,东阁喜听谈吐屑。

飘零使我欢意尽,山诚暮角声呜咽。

庭边一树春最晚,照影遥怜水方折。

暂忙不到今几时,南北枝头开又歇。

新辞婉媚发春妍,未害广平心似铁。

形式: 古风

题丞厅

暮年丛薄寄鹪鹩,搔首巡檐岁月销。

留与后人还要否,一轩松竹冷潇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江山突星石士特欲易为独醒有诗因次其韵

群石翠参错,兹峰峙云林。

突星名固誇,流传经古今。

幽姿俨向背,异态生晴阴。

怒若抽翠笋,端如立瑶簪。

不有融结奇,宁知化工深。

翁郎丘壑人,篮舆越秋岑。

崎岖丧乱间,逢幽亦登临。

把酒视云汉,浩歌散愁襟。

著鞭虽后余,归踪略相寻。

独醒订讹谬,怀人识君心。

政恐五字诗,光芒射奎参。

玩味不可忘,写之朱丝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池莲四咏分韵(其一)叶

郁烈香浮雨,团栾绿荫波。

近堤千叶乱,知有画船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