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双碑绚彩》由明代诗人马映星所作,描绘了圣世文明之下的石碑景观,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灵动。
首联“圣世文明赑屃知,千年石鼓弄新姿”开篇即点出主题,以赑屃象征着承载文明的石碑,历经千年的石鼓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风貌,既体现了时间的流转,也寓意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颔联“苔风藓雨痕皆化,岩秀壑流势自宜”进一步描绘了石碑周围的自然景象。苔藓与风雨的痕迹在岁月的洗礼下逐渐消失,岩石与山谷的秀美与流水的动态相得益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壮丽。
颈联“三绝明兼摩诘画,五纹暗带少陵诗”将石碑与艺术相联系,意指石碑上的图案与文字如同王维(摩诘)的画作和杜甫(少陵)的诗歌一般,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尾联“依稀洙泗尼山色,掩映皇畿焕羽仪”以洙泗(孔子讲学之地)和尼山(孔子诞生地)的景色为喻,暗示石碑所承载的文化与孔子的思想紧密相连,同时,它也映照着京城的辉煌,象征着文化与政治的融合,展现出一种庄严而富有生气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石碑作为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