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汪静峰使君见怀韵

独向窗前抱膝吟,春来偏觉主恩深。

悬崖忽堕仙人露,碧水遥闻宓子琴。

断去葛藤时杜口,坐穿木榻解忘心。

青青柏树缘非偶,请听流莺送好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次汪静峰使君见怀韵》由明代诗人邹元标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联“独向窗前抱膝吟,春来偏觉主恩深”,开篇即以“独”字点出诗人孤独的姿态,独自一人面对窗前,怀抱双膝,低吟浅唱。春天的到来,让诗人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恩赐,或许是对友情、对生活的感激之情。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颔联“悬崖忽堕仙人露,碧水遥闻宓子琴”,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悬崖上突然滴落的仙人露,象征着意外的惊喜或灵性的启示;而远处碧水边传来的宓子琴声,则可能是对高洁品格、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憧憬。

颈联“断去葛藤时杜口,坐穿木榻解忘心”,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断去“葛藤”意味着摆脱束缚,不再受外界杂念干扰;“杜口”则暗示了沉默寡言,专注于自我内心的探索。坐穿木榻,可能象征着长时间的静坐冥想,最终达到心灵的解脱与自由。

尾联“青青柏树缘非偶,请听流莺送好音”,以青青的柏树为背景,流莺(黄莺)的歌声作为点缀,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柏树常被视为长寿与坚毅的象征,而流莺的歌声则是大自然和谐之美的体现。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敬仰,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内心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316)

邹元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 字:尔瞻
  • 号:南皋
  • 籍贯:江西吉水
  • 生卒年:1551—1624

相关古诗词

同诸友集讲太云寺

倦鸟投林意已閒,何期招我入云山。

新硎自愧无全技,寸管敢云窥一斑。

风送泉声侵佛幌,日将树色拥禅关。

咏归尽有沂雩意,春在岩前指顾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少原余明府集通邑士缙会讲坐上有怀

一别禾川二十年,归来此日共谭天。

鹿鸣似解怀人思,莺韵如闻出谷篇。

浪迹不堪追往事,虚名犹自愧前贤。

春风满座还谁领,庭草交加意已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昔年赴戍道出禾川承龙袍溪带湖贺巽东修吾昆仲及龙生作霖高雅感念今昔怅然有怀

细雨泥涂行戌时,多君高谊共相期。

危楼尊酒看雄剑,野渡扁舟听子规。

仕路蹉跎羞短鬓,林皋懒慢负深知。

悠悠禾水潭千尺,照我肝肠有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阳明祠有感

元化曾将赤手扶,名贤高榜映寰区。

先朝勋业谁能并,此地宫墙半欲芜。

檐际閒云蛛挂网,松梢明月鹤呼雏。

岩前空对蘋蘩色,几向庭阶荐束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