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寺

几日山南北,端期汗漫游。

水痕秋雨过,竹色晓烟收。

宦海何时了,僧房为少留。

却寻归去路,馀兴谩回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宁国寺的访问与感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几日山南北”,以问句形式开启,似乎在询问时间的流逝,引出接下来对旅行的期待。“端期汗漫游”则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游览山川的愿望。

接着,“水痕秋雨过,竹色晓烟收”两句,细腻地描绘了雨后山间景色的变化。秋雨过后,水面留下淡淡的痕迹,晨雾散去,翠竹的颜色更加鲜明,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

“宦海何时了,僧房为少留”两句,诗人由眼前的自然美景联想到人生的追求与烦恼。宦海生涯的忙碌与艰辛,让诗人渴望找到一处宁静之所,如同僧房一般,暂时停留,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却寻归去路,馀兴谩回眸”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程的满足与回味。在离开之际,他回顾着旅途中所见的美好,心中充满了不舍与回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追求与内心平静的思考。

收录诗词(934)

洪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字:温伯
  •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 生卒年:1117~1184

相关古诗词

晓发秦安驿

秋梦不能晓,起行山径迷。

小车惊宿鹭,列炬误鸣鸡。

冷觉霜华重,光瞻斗柄低。

金庭有佳处,芳桂想幽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以糟蟹送曾守

太湖九月霜波寒,郭索不幸逢渔蛮。

谁令骨醉糟丘里,使我涎流书卷间。

黄堂丈人思幼玉,耳边不复亲丝竹。

一杯聊使破愁颜,要遣诗情踵山谷。

形式: 古风

得景严弟书

往年同入洛,此日各监州。

惯见浮云改,相思野水流。

有书将远意,何处话新愁。

莫为痴儿事,乾萤满案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梦中送妙兴寺僧

西望霞光东望云,划然晴晦此区分。

小桥过尽盘龙险,回首高人多谢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