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东坡笠屐图》,作者是元代的郑元祐。诗的内容以苏东坡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脱的态度。"得嗔如屋谤如山",比喻面对他人的指责和非议,如同房屋和山峦般难以动摇,显示出诗人的豁达与坚韧。"且看蛮烟瘴雨间",将困境比作蛮荒之地的烟雨,暗示了诗人处世的从容,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能保持淡然。"白月遭蟆蚀不尽",运用月光被蛤蟆侵蚀的意象,象征着外界困扰无法彻底消除,但"清光依旧满人寰",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明亮和对美好事物的坚守,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其精神光辉依然普照人间。
整首诗通过苏东坡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困境的泰然处之,以及对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具有深厚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