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立之惠书

归自江南即定居,漫劳亲友问何如。

刚肠肯为藜羹转,病骨聊凭竹杖扶。

南圃土腴千树橘,东湖春水百金鱼。

明年生计应堪说,待倩君侯买异书。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我从江南归来后就安定下来,不必劳烦亲朋好友询问近况。
我的刚烈性格不会因粗茶淡饭而改变,病弱的身体只能依靠竹杖支撑行走。
南边的园子里土壤肥沃,种着上千棵橘树,东湖的春天水面碧波荡漾,有珍贵的百金鱼。
到了明年,生活有了打算,应该可以讲述一番,到时候请你们帮我购买些稀奇的书籍。

注释

归:回来。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漫劳:不必劳累。
亲友:亲朋好友。
何如:怎么样。
刚肠:刚直的性格。
肯:愿意。
藜羹:粗劣的食物。
病骨:病弱的身体。
聊凭:姑且凭借。
南圃:南边的园子。
土腴:土壤肥沃。
千树橘:上千棵橘树。
东湖:东部的湖泊。
百金鱼:价值昂贵的鱼。
生计:生活规划。
应堪说:足以述说。
倩:请。
君侯:对人的尊称,这里指朋友。
买异书:购买稀奇的书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潘大临写给友人王立之的答谢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从江南归来后的生活状态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首句“归自江南即定居”,简洁明了地交代了诗人从江南回到故乡并决定安定下来的生活选择。次句“漫劳亲友问何如”则流露出对亲友关心的感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生活上的变化可能并未如外界所想那般顺利。

“刚肠肯为藜羹转,病骨聊凭竹杖扶”两句,通过描绘自己坚韧的性格和身体状况,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不易,但依然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生活简朴,也依靠竹杖支撑前行。

“南圃土腴千树橘,东湖春水百金鱼”描绘了诗人新居周围的田园风光,虽然富有,但并未奢华,反映出诗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明年生计应堪说,待倩君侯买异书”展望未来,诗人自信地表示来年的生活有了稳定的打算,期待友人能帮忙购买一些稀奇的书籍,既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有对生活的感慨,又有对友情的珍重,展现了潘大临作为文人士大夫的风骨与志趣。

收录诗词(36)

潘大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君孚,潘鲠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哲宗元佑中前后在世。与弟潘大观皆以诗名。善诗文,又工书,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为人风度恬适,殊有尘外之韵

  • 字:邠老
  • 籍贯:湖北黄州(今属黄冈市)
  • 生卒年:约公元1090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题张圣言画四时景物(其一)

我到淮南几见春,一身蓑笠蔽烟雨。

桃花林里有人家,疑是柯山最深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语]韵

题张圣言画四时景物(其二)

成阴众木与天参,日暮风雨地轴翻。

曾向庐山问行李,石门西路接僧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题张圣言画四时景物(其四)

云蒙山头雪翻空,飞鸟绕树困号风。

关山淮水失微路,酒炉曾借衰颜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赠张圣言画柯山图

我昔骑鲸游九州,上扣天关望冕旒。

群公侍旁好颜色,将顺帝旨成刚柔。

抱持日月不自献,蒙茸尘土归家丘。

结茅竹间今休已,炎暑避舍清飙留。

屋头清溪鸣昼夜,当户古木蔽马牛。

苍头卢儿从高盖,传呼不到门巷幽。

两公忘言儿袖手,驱除睡魔须茶瓯。

谁传此意到旁郡,解衣槃礴烦张侯。

张侯落笔妙天下,未坠学士之风流。

欲见柯山入画图,丹青知君百不忧。

黄公不肯直南省,一麾已具东南舟。

请君援笔待公至,画我迎公竹阴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