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徐昭法

人传徐昭法,可闻不可见。

我今上灵岩,钟鼓集法眷。

相看尽陈人,不参以时彦。

徐子最后来,布袍巾幅绢。

储公览拙文,珍重压端砚。

徐子翻读之,喟然而称善。

谓是震川后,叙事无人荐。

虞山加粉泽,可谓不善变。

落此一瓣香,百年如觌面。

出其论文书,并与他著撰。

体裁既整齐,字句亦工练。

夜坐天山堂,诸家评略遍。

人言子寡言,子言如竹笕。

乃知世知子,犹为子之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黄宗羲的作品《与徐昭法》,主要赞扬了徐昭法的才华和品性。诗中提到徐昭法虽然名声在外,但为人低调,穿着简朴。他的文章受到储公的赞赏,被认为是归有光(震川)之后的优秀叙事者,风格独特而不失变化。诗人称赞徐昭法的文章结构严谨,文字精炼,即使在深夜研读,也感到如同面对面交流般亲切。徐昭法的话语不多,却言之有物,如同竹筒中的水,涓涓流淌。诗人感叹世人虽知其少言,但仍对他充满敬仰。整首诗表达了对徐昭法的高度评价和对其文学成就的认可。

收录诗词(40)

黄宗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一字德冰,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 字:太冲
  • 号:南雷
  • 籍贯:浙江绍兴府余姚县
  • 生卒年: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十二月二十二日梦汪魏美

湖上游踪已数年,梦中相遇在开先。

幅巾酒量曾如旧,僧舍寒镫何处眠。

湖海故人将尽矣,风波此老尚巍然。

那堪出入如相避,孤负山阴雪后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八月小尽接家书有感(其一)

秋深昏晓异温凉,静坐南窗白日长。

青镜丝丝添鬓白,家书岁岁说年荒。

摩挼老脚登嵩华,堆叠沙锅煮雪霜。

此愿此生犹未遂,问谁挽汝落尘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八月小尽接家书有感(其二)

擎拳竖脚此苍天,惭愧何曾让昔贤。

一击便当千里近,孤身只合万山巅。

握中算子饶王伯,筑里新声杂铁铅。

斯意今人无会取,故令花草得嫣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饮洋溪

重九已过五日强,菊花消息在茅堂。

江山此处无兵马,红紫阶前正艳阳。

甲子差年皆庆历,永和一会尽清狂。

篱边不惜分携去,借得寒镵木柄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