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冠山二十八首(其二十五)三山石

三山岂仙居,百世真道学。

荒台明月秋,怀哉彼先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圣贤的追思与敬仰之情。首句“三山岂仙居”,以疑问的语气提出,似乎在质疑三山是否真的为仙人所居之地,暗含着对传统神话故事的反思。接着,“百世真道学”一句,转向对道家学说的推崇,强调了道学在千百年间的真实价值和深远影响。

“荒台明月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凄美的画面,荒凉的台地上,一轮明月高悬于秋夜之中,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邃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在借景抒情,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对逝去时代和人物的怀念与感慨。

“怀哉彼先觉”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早慧、先知先觉之人的深深怀念与敬仰。这里的“彼先觉”可以理解为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引领潮流、洞察未来的人物,他们或许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智慧和精神却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和学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次对过去的回望,也是一次对智慧与道德的呼唤,提醒着人们在现代社会中仍需保持对真理和美德的追求。

收录诗词(115)

王士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王构子。善画山水。英宗时为翰林待制。泰定帝时历官治书侍御史,中书参知政事。泰定帝死,被燕铁儿流远州。后为文宗起用,任江东廉访使,以南台御史中丞卒

  • 字:继学
  • 籍贯:东平

相关古诗词

天冠山二十八首(其二十六)五面石

奇石不为峰,何用作五面。

独立赏春晖,水流花片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霰]韵

天冠山二十八首(其二十七)小隐岩

抽矢射白额,归洞读旧书。

小隐不可见,后来谁卜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天冠山二十八首(其二十八)一线天

青天何荡荡,此中才一线。

大道本来明,慎勿安所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霰]韵

李宫人琵琶引九首(其四)

紫檀别殿锁春光,铃索声閒白日长。

不似开元教坊曲,太真微醉拨龙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