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伦樾溪静深楼

秋色冥冥寒四山,园亭深跨六池间。

窥鸥狎鹭若为主,铁干虬枝自作关。

水石窝中馀画幅,烟霞封外即尘寰。

醉来欹枕沧浪上,满地榆花共一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伦樾溪静深楼周围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首句“秋色冥冥寒四山”,以“冥冥”二字渲染出秋日山色的深沉与寒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园亭深跨六池间”一句,点出了静深楼所在的地理位置,其四周围绕着六个水池,增添了水乡园林的特色。

“窥鸥狎鹭若为主,铁干虬枝自作关”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鸥鹭视为主人,它们在池边自由自在地嬉戏,与自然和谐共生;而“铁干虬枝”则描绘了树木苍劲有力的形象,仿佛是守护这片宁静之地的关卡,两者相映成趣,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水石窝中馀画幅,烟霞封外即尘寰”两句,通过“水石窝”和“烟霞封”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静深楼周边环境的清幽与远离尘嚣的特点。这里的景致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而“烟霞封外即尘寰”则暗示了外界的喧嚣与这里形成的鲜明对比。

最后,“醉来欹枕沧浪上,满地榆花共一湾”两句,以“醉”字引出诗人的情感状态,似乎是在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中沉浸,甚至有些微醺。他倚靠在枕头上,面对着沧浪之水,满地的榆花与水湾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也表达了他对生活闲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静深楼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对月歌同诸公在樾森楼赋

狂生狂生性任真,自称太古无怀民。

每便赤脚踏芳草,岂知长陌纡缁尘。

八月中旬好天气,良朋佳节来相因。

两厓秋色高且峭,皎月为我生比邻。

网鱼恍若赤壁口,泛舟疑是西湖滨。

岱麓先生天下士,北门锁钥封疆臣。

乘槎万里至南海,爱我山水期半分。

三洲刻志若幽讨,席上往往稽玄文。

高谈六籍翻断案,捋鬓瞠目惊鬼神。

右溪豪气逸今古,东坡太白迥不群。

近来不饮已数月,大浇磊落非吾闻。

穗石文章众所爱,上凌鲍谢争鲜新。

一杯隐几面发赤,欹枕欲作羲皇人。

今年月色喜如此,明年月色谁相亲。

劝君对月且尽醉,共惜天涯海角身。

形式: 古风

山中奉怀诸君十一首(其一)区令尹白斋

连江禀萧旷,久抱柴桑志。

酒酣诗调新,月朗琴声异。

负郭无二顷,饮水蔑千驷。

我欲思古人,于君慰深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山中奉怀诸君十一首(其二)梁令尹毅所

象山百鍊钢,忤世卧林野。

逍遥湖南情,脱略云谷社。

文簪绍累叶,越士避三舍。

金石明尔心,卓哉古狷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山中奉怀诸君十一首(其三)李郡守壁山

李侯寡言笑,灵度缅虚敞。

字意溯秦先,诗嗣陈黄响。

飘飘文溪裔,霜竹恣游往。

舞雩咏归来,高朗冒神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