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寓居寄赠贾岛

岁暮见华发,平生志半空。

孤云不我弃,归隐与谁同。

枉道紫宸谒,妨栽丹桂丛。

何如随野鹿,栖止石岩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年终看见头上生出白发,一生的志愿多半成为空想。
孤独的云彩没有抛弃我,归隐山林却不知与谁同行。
冤枉地去朝见皇帝(喻仕途不顺),妨碍了在丹桂丛中栽种理想(喻实现志向)。
哪里比得上跟随野外的鹿群,在岩石中间寻找栖息之地呢?

注释

岁暮:年终。
华发:白发,指年老。
平生:一生。
志半空:志愿多半未达成。
孤云:孤独的云,比喻孤独的自己。
不我弃:没有抛弃我。
归隐:隐居,退隐。
与谁同:和谁一起。
枉道:冤枉的道路,这里指不顺利的仕途。
紫宸:帝王所居之处,这里代指朝廷。
谒:拜见。
妨栽:妨碍栽种,比喻实现理想受阻。
丹桂丛:丹桂树林,象征高尚的职位或理想。
何如:哪里比得上。
随野鹿:跟随自然,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栖止:栖息,居住。
石岩中:岩石中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岁末时的感慨与隐退之意。开篇“岁暮见华发,平生志半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抱负未竟的深切感慨,岁暮华发象征着时光易逝,而“平生志半空”则是对自己一生理想和追求尚未完全实现的无奈。

接下来的“孤云不我弃,归隐与谁同”展示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明即便是孤独如云,也愿意选择归隐,不随波逐流。

第三句“枉道紫宸谒,妨栽丹桂丛”中,“枉道”意味着不必要或无效的言谈,而“紫宸谒”则指宫廷之事,诗人表达了对仕途生活的厌倦与不屑一顾。同时,“妨栽丹桂丛”也强调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

最后两句“何如随野鹿,栖止石岩中”则是诗人将自己比作自由自在的野鹿,将归隐后的生活比喻为栖息于自然之中的宁静与安逸。

整首诗通过对岁暮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以及对归隐田园、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174)

马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字:虞臣
  •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 生卒年:799—869

相关古诗词

冬日寄洛中杨少尹

黄河岸柳衰,城下渡流澌。

年长从公懒,天寒入府迟。

家山望几遍,魏阙赴何时。

怀古心谁识,应多谒舜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失意书怀呈知己

直道何由启圣君,非才谁敢议论文。

心存黄箓兼丹诀,家忆青山与白云。

麋鹿幽栖闲可近,鸳鸾高举势宜分。

微生不学刘琨辈,剑刃相交拟立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田氏南楼对月

主人同露坐,明月在高台。

咽咽阴虫叫,萧萧寒雁来。

影摇疏木落,魄转曙钟开。

幸免丹霞映,清光溢酒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边城独望

聊凭危堞望,倍起异乡情。

霜落蒹葭白,山昏雾露生。

河滩胡雁下,戎垒汉鼙惊。

独树残秋色,狂歌泪满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