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息斋南风堂松竹图有欧阳虞揭诸公诗

京师阅遍名公画,此卷传来乱后看。

满纸烟云元气湿,半轩苍翠日光寒。

文章阁老仪鸾凤,江海羁人佩蕙兰。

空忆南风悲岁暮,独怜松桧照琅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题息斋南风堂松竹图》描绘了一幅战乱后的画面,通过欣赏名公们的画作,诗人感慨万分。他注意到画中的烟云弥漫,仿佛带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和湿润的元气,而半轩之外的苍翠松竹在冷冽的日光下更显坚韧。诗人将阁老比作文章的凤凰,自己则如江海漂泊的旅人,佩戴着象征高洁品质的蕙兰。他怀念南方的暖风,感叹时光匆匆,年终岁末,特别欣赏画中松桧的挺拔,它们如同琅玕般照亮了画面,也照亮了诗人的心境。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对时局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197)

郑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字:彦昭
  • 籍贯:元明间徽州歙县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乌孙员外延平见寄

王师百万控荆蛮,颇牧萧曹济世艰。

一代中兴全治乱,十年薄宦半幽閒。

未观海北雷阳俗,且看江南雨后山。

羡子泠风增意气,剑光时复映酡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存瓢诗

乱后惟存此一瓢,许由世远孰能招。

思亲恨酌南溟水,忧国愁翻北海潮。

松下无声何用弃,壁间有影莫相邀。

富沙春色浓如酒,与尔寻芳过野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隆平县道中

东来钜鹿犹无驿,西望隆平始有山。

春色阴晴宜马上,土风淳厚见民间。

原田每每黄牛健,野水泠泠白鹭閒。

遥想松厅封事少,逆鳞无复列清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柏井早行有怀

柏井朝行过短亭,日高犹未出林坰。

远山积雪连云白,阴壑层冰带石青。

一寸丹心思伏阙,十年甘旨负趋庭。

都城春暖桃花发,遥忆群仙酒未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