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开稍有路,水放亦成川。
游人得所息,真意方澹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宜人。"山开稍有路"写出了山势渐开朗,露出一条蜿蜒小径,暗示着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水放亦成川"则描绘了流水在山间自由流淌,形成宽阔的河流,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游人得所息"表达了诗人对在此处游憩的人们的赞赏,他们得以在此找到休息之地,身心得到放松。
"真意方澹然"是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感悟,他认为这里的真意(即自然的本质)正静静地流露出来,让人心境变得淡泊而宁静。整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传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心境追求。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共恨春不长,逡巡就摇落。
一见洞中天,真知世间恶。
未见垂云沜,其如归兴何。
路穷双足热,为我洗磐陀。
龙眠渌净中,微吟作云雨。
幽人建德居,知是清风主。
石室空无主,浮云自去来。
人间春雨足,归意带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