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纲所作,表达了一位臣子在得到皇帝特别恩典后,内心的感激与自我反省。诗中充满了对皇恩浩荡的颂扬和对自身衰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敬畏之心。
首句“昧死飞章上九天”,描绘了诗人以微薄之力,向至高无上的皇权表达自己的意愿,体现了臣子对君主的忠诚与敬畏。接着,“恳辞严召卒馀年”则表明诗人请求免除朝廷的征召,希望能在晚年享受平静的生活,反映了其对个人安逸生活的向往。
“纶言宠念桑榆迫,台馈恩垂雨露偏”两句,诗人用“纶言”形容皇帝的诏令,表达了对这份特殊恩典的深切感激。同时,将自己比作即将落日的桑榆树,形象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而“雨露偏”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份恩典的珍贵与独特。
“异数一时真创见,穷乡万口遍誇传”两句,诗人感叹这种特殊的恩典实属罕见,不仅在京城广为传颂,连偏远乡村的百姓也纷纷传扬,体现了恩典的广泛影响和深远意义。
最后,“吾衰忝冒知难报,结草他年敢避先”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事已高、难以回报皇恩的无奈,以及对未来可能需要效忠国家的准备,体现了其对国家责任的坚守与忠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皇恩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责任的深思,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