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匏庐河朔访碑图用东坡墨妙亭诗韵

隶法溯原汉诸陵,东京笔势弥飞腾。

峻整总沿秦篆派,劲折不减秋天鹰。

贵从书史证文字,岂徒波磔区圭棱。

恒山之阳大河北,荒原牧马糜寒冰。

残珉断璧随犁出,丰碑巨碣舆论凭。

自非肝肠足古趣,俗学安得无疑憎。

茂堂高弟就李彦,寝馈载籍轻金缯。

麾盖所莅勤剔濯,苍崖藓壁亲攀登。

上逮姬嬴下蒙达,郡斋甄录来古朋。

二百五十有二种,稿草削对萦蛇藤。

陋乡岩谷缺毡蜡,归怀慨寄米园镫。

河朔循吏有吾友,补亡欧赵同服膺。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鉴赏

这首明代张穆的《沈匏庐河朔访碑图用东坡墨妙亭诗韵》描绘了书法家沈匏庐在河朔地区寻访古碑的场景,以及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入研究和对传统经典的敬仰。诗中提到隶书源于汉代陵墓,东京时期的笔势更是飞扬奔腾,显示出书法的雄健与力度。诗人强调书法不仅是文字的记录,更关乎艺术的审美和历史的见证,如恒山北面的荒原上,残破的碑文随犁出土,成为后人评价的依据。

张穆以李彦为榜样,勤于研习,甚至不惜放弃世俗的财富,投身于书法的学习之中。他亲自攀登险峻的崖壁,搜寻古代碑刻,其范围广泛,涵盖了二百五十多种不同的书法风格。尽管身处简陋之地,他仍怀揣着对古人的敬意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将感慨寄托于笔墨之间。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河朔地区清廉官员的赞赏,他们同样对书法有着深厚的热爱,如同欧赵两位大家一样,他们的精神令人景仰。整首诗通过描绘书法艺术的传承与探索,展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收录诗词(28)

张穆(石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题小楼云亭

野亭筑得小栖云,种黍无钱亦可欣。

蓑笠喜酬西塞愿,松萝休勒北山文。

翠帡画影栏前涌,玉瀑琴声枕上闻。

依旧吾家好春色,觞花吟竹更谁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唐拓武梁画像歌

任城诸武汉高阆,名绩史家湮不彰。

一时缨黻谁颉颃,选石写德均旂常。

更筑石室匠作良,摅骋技巧端表坊。

寿藏久塞赵邠卿,锦城又圮文翁堂。

朱浮鲁峻讫李刚,我思不见劳相羊。

武家林墓非遐荒,荣金吾丞斑敦煌。

更有吴郡丞开明,不同石阙相扶将。

画像自宋传武梁,景伯精摹入纤芒。

访古直到别驾黄,高秋促骖贲嘉祥。

紫云山色郁葱苍,往来搜剔穷回翔。

豁然崩动声礌硠,屹立石室遥相望。

文字多逾数百强,见所未见夸鄱阳。

谋垂久远示亿疆,迁画植碑通力襄。

更购佳木裁桷杗,庋碑有榭画有廊。

龛以栗主缭以墙,椒酒一卮神升香。

毡腊万钱工丰穰,从此翠墨布四方。

书帕充馈联车航,岿然古榻其可忘。

一十四翻标李唐,伏戏祝诵耕农皇。

轩辕创始垂衣裳,颛顼专谨狷不狂。

帝俈有子圣德昌,有虞递禅姒氏王。

桀乃乘人日偕亡,曾闵大孝亲偕臧。

老来弄雏倚匡床,丁兰已抱鲜民怆。

刑渠漏载我意伤,展对能无涕泗滂。

旧迹灰灭梁季珩,此本初弆襄文箱。

押角提督兵马章,竹垞作缘到古杭。

玲珑山馆百缗偿,至宝继归汪雪礓。

贯夫影摹见未尝,秋盦彫木今盛行。

覃溪更为加考详,细书银烛神徬徨。

自诩金粟须弥藏,我怀此本更十霜。

泲上俊游谢不侵,今乃不胫来神京。

一再闻之眉飞扬,㐆斋宵镫未渠央。

探筹角隽词铿锵,我句未工浮巨觥。

打门照眼虹月光,本朝名笔萃琳琅。

四代古泽溢芬芳,葫芦龙尾双山房。

载历松铁如沧桑,什袭完好无菑疡。

疑有鬼神护缣缃,甄文更欲我友邛。

考实请为挈其纲,今全古缺试刌量。

后百千祀何低昂,精椎融拓付严装。

沿隙证辨力无尪,枝岠未许嗤螳螂。

帘前细雨吟风篁,扶扶墨采沛流浪。

我友诗成啸鸾皇,我诗蹇歰啼寒螀。

平生鉴古具微长,爱玩不复羞空囊。

形式: 古风

八月十一日夜梦子贞梦中知其为梦也日不可不记以诗诗成十六句而觉复作四句足之

与君别三月,何日不相思。

此夕忽见梦,执手难为怀。

仿佛出门日,当君别母时。

扰扰送行客,我独不胜悲。

感君陡屺念,触我蒿莪私。

回头复相慰,岁腊行将归。

归来好书卷,文字光陆离。

鳞鳞积几案,温酒共读之。

梦回月满室,诗力仍未疲。

映月索纸笔,写此梦中诗。

形式: 古风

读段氏说文解字注心部?字下知徐楚金系传吴中顾氏黄氏各有影钞北宋之本不禁神往

生平私淑心,亭林多纂辑。

韵学接孔周,一语亮能执。

世无扬子云,鬼笑仓颉泣。

天未丧斯文,洨长秦灰拾。

南唐徐楚金,系传成四十。

汪刻落叶多,破碎不完葺。

影宋闻顾黄,藏之等什袭。

何当一借未,万拜与干揖。

补天同娲皇,动地笑惊蛰。

九泉谁修文,此举登几级。

神爽秋毫巅,主宾阆风立。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