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曾士敏寄其子经筵典书元杰

天涯游子日思归,行李何时发帝畿?

司马未论金换赋,买臣终欲锦为衣。

紫驼车动秋尘合,黄犬书回暮雪飞。

我亦乡心满江浦,千山烟树正霏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涯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与归家的渴望。首句“天涯游子日思归”,直接点明了主人公身处远方,心中时刻挂念着故乡,渴望早日回到家中。接着,“行李何时发帝畿?”一句则表达了游子对于归途的期待和对何时能踏上归程的疑问。

“司马未论金换赋,买臣终欲锦为衣”两句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司马相如以文才著称,而朱买臣则以卖柴为生,最终成为显赫人物。这两句通过典故暗示了游子虽身处异乡,但内心仍怀有高远的理想和追求,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如同古代的名人一样。

“紫驼车动秋尘合,黄犬书回暮雪飞”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紫色的马车在秋天的尘土中缓缓前行,而黄犬送来的书信在傍晚的雪花中飘落。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也暗示了游子在旅途中不断收到家人的消息,这些消息成为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最后,“我亦乡心满江浦,千山烟树正霏微”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仿佛整个江边都被浓浓的乡愁所笼罩,千山万水间的烟树也弥漫着淡淡的哀愁。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丰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寄王君实

游子江南生事微,五年京国梦柴扉。

弹冠总为王阳在,乘櫜虚随陆贾归。

藜藿已秋仍寄食,芰荷当暑未成衣。

诸公也念求升斗,日夜高堂白发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孙伯起掾岭南

北去频闻霜雪多,驿程犹是过滦河。

悲风绝幕回苍隼,落日穹庐卧紫驼。

行色且谋寒夜饮,别怀休忆醉时歌。

都门已隔千行柳,况复乡山老薜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寄鄂季弟幼霖并寄仲弟次舟(其一)

弟兄终岁长羁旅,南北何时却定居。

春至每瞻衡岳雁,秋来犹食武昌鱼。

每愁年长须经事,即恐家贫废读书。

仲氏应门独辛苦,平安消息近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鄂季弟幼霖并寄仲弟次舟(其二)

吾亲双鬓日纷纷,为客艰难不使闻。

养老只须常善饭,生儿何必总能文。

书同洛下思黄耳,心似河阳见白云。

季弟还家报兄好,归期犹恐过春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