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风雨折枝词

早是清明应候风。势如沧海浪、怒号空。

更兼泼火雨冥蒙。如何得、枝上有残红。

最惜牡丹丛。晓来吹尽折、教儿童。

且为支拄曲阑中。还堪否、留客一尊同。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鉴赏

这首元代姚燧的《小重山·风雨折枝词》描绘了清明时节风雨交加的场景。开篇"早是清明应候风",点明了时令,暗示了风雨的到来。接下来的"势如沧海浪、怒号空"形象地刻画了风雨的猛烈,如同海浪般汹涌澎湃,狂风怒吼,令人震撼。

"更兼泼火雨冥蒙"进一步描绘了雨势之大,仿佛烈火倾盆,天地间一片昏暗。然而,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诗人却对"枝上有残红"的景象心生怜惜,表达了对春天生命力顽强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最惜牡丹丛"直接表达了对牡丹的深情,牡丹象征富贵和美丽,即使风雨摧残,仍有残红留存,显示出坚韧的生命力。"晓来吹尽折、教儿童"则写出风雨过后,儿童在清理残枝,也暗示了生活的继续和新生。

最后,诗人以"且为支拄曲阑中"表达对风雨后牡丹的扶持,希望它们能在阑干旁暂时支撑,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共饮,共度风雨的邀请,"还堪否、留客一尊同",展现出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风雨与牡丹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美好,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执着。

收录诗词(73)

姚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 字:端甫
  • 号:牧庵
  • 籍贯: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
  • 生卒年:1238年~1313年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蕤女归宁还襄阳

江渚蒹葭白露晞。云间浑未有、蚤鸿飞。

人情难在别庭闱。携诸幼、孤艇溯流归。

七十古来稀。乃翁筋力,尚未衰微。

岘山不是远相违。犹能往、清泪莫沾衣。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六州歌头.赋木莲花

灵均不信,木末搴芙蓉。徒自洁,好奇服,芰荷缝。

看心胸。霁月光风。

似爱莲叟,云难狎,应亦未观,林下淡丰容。

坐荫高花十丈,身疑在,玉井三峰。

甚东皇遣与,桃李斗春浓。男色昌宗。失昌丰。

访平泉记,奇草木,惟赤柏,与金松。

岷岭导江,浩浩发临邛。进吴侬。

万里江南北,行欲遍,未曾逢。

堪怅恨,风与雨,苦相攻。

怕学琼花不坠,潜飞去,地上无踪。

柰明朝酒醒,空对夕阳春。流水溶溶。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木兰花慢

畅光风袅袅,转幽蕙,泛崇兰。

最上巳清明,相期一日,百岁逢难。

秋千自儿女事,快邻翁、覆手羽觞乾。

莫道韶华一月,从今已属春残。故人回首隔长安。

轮值下金銮。对赐火新烟,应思韨禊,何地江干。

依然齿牙牢在,并年时、花似露中看。

独赖中书未老,言时发尚冲冠。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刘子善得常德寿梅图持归镇江寿其父梅轩

寿梅纸本传常武。远寿梅轩归北固。

爱梅无有似君贪,东极吴中西尽楚。

黄昏清浅孤山路。能对春风旬日许。

不如满岁画中看,冷蕊疏枝常照户。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