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王良百一诗(其十七)》,由唐代诗人徐成所作。通过“衔祸口边冲,时间祸必逢”,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祸”比作口中之物,一旦吞下,便难以避免地会带来灾祸。这种表达方式既生动又富有哲理,让人深思。
接着,“古人称是病,焉敢不言凶。”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对祸患的警觉和预防的重要性。古人认为祸患如同疾病,如果不及时察觉并采取措施,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因此,诗人提醒人们,面对可能的祸患,绝不能视而不见,必须勇敢地指出其危险性,以免酿成大祸。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对祸患警觉与预防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力和责任感。通过寓言式的叙述,不仅警示了个人在生活中的行为选择,也反映了对社会整体福祉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