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书事二首(其一)

江湖泛泛一虚舟,去作人间浪漫游。

岁晚光阴云冉冉,畏途风雨日浮浮。

万钟信是樊中雉,一棹聊同水上鸥。

投老齑盐成底事,凭谁为种橘千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在江湖中漂泊如一叶虚舟,我选择去人间享受浪漫的旅程。
年末的时光缓缓流逝,如同云朵般悠然,行进的路上风雨不定,日复一日。
即使面对高位厚禄,我也如同笼中的野鸡,只愿随波逐流,像水上的鸥鸟一样自由。
到了老年,粗茶淡饭的生活又能如何?谁能帮我种下千棵橘树,实现心中的愿望呢?

注释

江湖:指社会或广阔的世界。
虚舟:比喻不求实利、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岁晚:晚年。
光阴:时间。
云冉冉:形容云彩飘动的样子。
畏途:畏惧的路途。
风雨日浮浮:形容风雨无常,日子动荡不安。
万钟:极高的官位和丰厚的俸禄。
樊中雉:比喻被束缚的人,这里指身处高位者。
一棹:一叶扁舟。
水上鸥: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投老:到了老年。
齑盐:粗食,代指简朴生活。
底事:何事,什么事。
橘千头:千棵橘树,象征丰饶和归隐的愿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时所作的《荆州书事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江湖泛泛一虚舟,去作人间浪漫游。"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乘坐一叶扁舟,在广阔的江湖中随波逐流,追求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岁晚光阴云冉冉,畏途风雨日浮浮。" 这两句描绘了岁末时分的阴霾天气和旅途中的不稳定感,反映出诗人对于未来路途的不安和担忧。

"万钟信是樊中雉,一棹聊同水上鸥。" 这两句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古代忠臣樊哙,用一只小船与水鸟相伴,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风波中的孤独和无奈。

"投老齑盐成底事,凭谁为种橘千头。"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对个人功业成就的渴望,但又显得无所依傍,无从着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想。

收录诗词(237)

杨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丁季深

烟含疏柳绿蒙茸,杏颊桃英入眼红。

邂逅与君逢腊雪,飘零独我过春风。

空愁转毂音尘远,且寄离怀笑语中。

后夜月明人寂寂,相思那复一樽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王充道游三茅庐阜

荆吴相望各天涯,千里柴车鹿自随。

解辔定应春尽日,及归宜待鹤来时。

圣贤莫负樽中渌,日月长为物外迟。

若过匡庐访真隐,卧龙庵下有期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除夜感怀(其一)

岁律已云尽,思家日日深。

二年为客恨,千里倚门心。

节物罗樽俎,儿童学语音。

眩然如在目,恍惚梦难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除夜感怀(其二)

爱日乖予愿,亲颜长在心。

远游仍换岁,华发想盈簪。

永夜谁同席,残杯忆共斟。

相思空有泪,挥洒满衣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