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士廉舍人奔讣还四明

公家东海滨,我昔共乡县。

今同寓鄂渚,十年不一见。

公从藩府典礼仪,入侍须早出每迟。

不将汎爱要乡誉,直以孤忠结主知。

雪松贞操寒逾劲,冰蘖清声老更驰。

府中诸彦皆人杰,政事文章称二绝。

重公质朴古人风,平揖下堂腰罄折。

身名俱泰心独悲,甘旨亲庭千里隔。

一朝海鹤寄云椷,阿翁已作蓬莱客。

仰观乔木战飘风,五内分崩面深墨。

我闻往吊始见公,我足蹒跚公发白。

相看话旧重咨嗟,少日风流那复得。

花明春泛越王湖,月皎秋寻贺公宅。

赏花弄月秋复春,诗酒清狂多故人。

直倚青年骄白日,岂知碧水扬黄尘。

从此东西各星散,我忆同游如梦幻。

秋风江上漫思鲈,夜雨关河愁听雁。

公当大事赐告归,片帆东下孤云飞。

里中长老久相待,一见喜极还沾衣。

傥问题诗者谁子,道即辽东丁令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所作的《送蔡士廉舍人奔讣还四明》,表达了对友人蔡士廉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哀悼。诗中通过回忆与蔡士廉昔日的交往,描绘了他忠诚勤勉的形象,以及他们一同赏花弄月的美好时光。然而,如今蔡士廉却因奔丧而不得不离开,诗人感到人事如梦,各自星散,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感伤。最后,诗人以辽东丁令威自比,寓言自己对蔡士廉的思念之情如同丁令威化鹤归乡,充满了哀思和对故人的深深挂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逝者的哀悼。

收录诗词(345)

丁鹤年(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诗人,有《集》传世。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精诚之心上达九天,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 籍贯: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

相关古诗词

送奉祠王良佐奔讣还兖城

兖为礼义乡,自昔多名士。

佐也游夏徒,力学能崛起。

三冬文史富才华,万言入对天王家。

骑蟾秋折广寒桂,走马春看长安花。

承恩筮仕御史府,风生台阁膺佥举。

雅知严敬授祠官,奉礼山川来大楚。

祠宫清暇日有馀,焚香危坐读父书。

门外犹维桓典马,釜中屡出莱芜鱼。

嗟予老病衡茅下,时人弃置如土苴。

多公高义数相过,茅塞心胸赖陶泻。

霜风一夜吹庭闱,椿萱并瘁色养违。

再拜天颜零涕出,千里看云匍匐归。

佳城已卜牛眠地,屏立泰山带围泗。

种松畚土展孝诚,傍水依山砺仁知。

知明仁熟政乃攻,终丧还谒蓬莱宫。

致君尧舜付公等,伫令四海回淳风。

五风十雨年屡丰,吾何幸为田舍翁。

形式: 古风

送奚仲瑛进士服阕朝京

奚郎健笔凌高秋,排云直上蟾宫游。

一枝丹桂许先折,归来两袖天香浮。

早年抡材服官政,百里秋毫归藻镜。

躬承天语佐夏官,幕下清谈烽燧静。

家书忽报丁内艰,读礼还依孔子山。

教育英才乐人乐,一旦徵书到岩壑。

鲲鹏从此徙南溟,凤凰仍旧巢阿阁。

形式: 古风

望云思亲图

山人爱云不离山,巢居只在云松间。

枕泉漱玉弄明月,此心直与云俱閒。

达官爱云云作侣,平步青云称高举。

天瓢一滴慰苍生,大旱用汝为霖雨。

王公出处与此二者殊,十年游宦感离居。

衣上犹存慈母线,手中长把严君书。

日日看云不遑暇,为有吾亲舍其下。

恨身不得逐云飞,却写飞云入图画。

公馀展玩凝心神,见云如见吾双亲。

卷图仍寄吾亲舍,永奉高堂长寿身。

狄公盛事王公继,今古孝思同一致。

形式: 古风

竹林书屋

王郎高标绝尘俗,牵茅自结清风屋。

屋中充栋积古书,屋外循檐种修竹。

离离实垂珠,森森笋抽玉。

鸾凤食有馀,虎豹文亦足。

时时把书卷,自向竹下读。

礼义深服膺,圣贤常在目。

王郎学道今有年,半是臞儒半是仙。

清脩酷与此君似,中通外润直且坚。

平生不作桃李媚,岁寒风节恒凛然。

不随沉湎唐六逸,不效旷达晋七贤。

净扫仙石坛,焚香究玄玄。

客来不交语,共坐蔚蓝天。

蒲轮他日访幽侧,以道匡君流惠泽。

功成太史不一书,却汗青青为简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