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吕梁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深切情感。
首联“解缆洪流树,侵星过吕梁”描绘了启程时的情景,船只在洪流中缓缓前行,天还未亮,诗人便已出发,穿越吕梁山。这里运用了“解缆”、“洪流”、“侵星”等词,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开始,以及时间之早,环境之壮阔。
颔联“风云犹帝里,山水即吾乡”则表达了诗人对帝都(指京城)与家乡山水之间的情感联系。尽管身处帝都的风云变幻之中,但心中所念仍是那熟悉的山水,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颈联“砚拂秋岚湿,衣沾晓露凉”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秋天的山岚湿润,仿佛连砚台都被沾湿了;清晨的露水打湿了衣裳,却也带来了凉爽。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尾联“长年欣暑退,伊轧棹歌长”总结了旅途的感受。经历了长时间的酷暑,现在终于感到轻松愉快,而船桨划动的声音似乎也变得悠长悦耳。这一联既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喜悦,也反映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