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殷勤寄语朱夫子,僧舍花前亦举觞。
学舍萧条官职冷,不知谁与戴姚黄。
在这短小的四句诗中,张耒借物寄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思念和感慨。首先,“殷勤寄语朱夫子”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对远方朋友朱夫子的深切关怀,“殷勤”二字传递出浓郁的情感,而“寄语”则是通过诗歌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念。
接着,“僧舍花前亦举觞”一句,诗人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僧舍之中,与自然景物进行交流,似乎在某种仪式或庆典中举杯。这里的“举觞”,既可能是对朱夫子的祝酒,也可能是在描绘自己孤独时的一种自我安慰。
第三句“学舍萧条官职冷”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学舍"指的是学宫或书房,而"萧条"则形容一种清冷寂寞的氛围,“官职冷”则揭示出诗人对仕途的冷漠态度。
最后一句“不知谁与戴姚黄”,这里的“戴姚黄”可能是指古代士大夫的装扮,"不知谁与"表达了一种迷茫和不确定性,似乎在询问何人能与自己共同穿上那象征着尊贵与学问的服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不同景物的联想,将个人的情感、生活状态及内心世界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艺术功力。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城西古地昔同游,望月思家相对愁。
明月秋来应更好,何人看月又悲秋。
一别长安西复东,琵琶旧地已应空。
当时风景归何处,须信人生是梦中。
零落宫墙官树秋,行人东去路悠悠。
祇应楼下邯郸路,亦有离人对此愁。
白发荆州叹滞淫,吴衣重杵洛城砧。
遣愁莫上高楼望,只有秋来昼日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