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三)书轩

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签乱叶声。

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雨后的石砚上,云色显得更加清冷;
微风吹过,竹简的叶子发出沙沙声响。

注释

雨昏:雨后天色阴沉。
石砚:磨墨用的石头砚台。
寒云色:寒冷而清冷的云色。
风动:微风吹拂。
牙签:古代用来夹书的竹制工具。
乱叶声:竹简叶子被风吹得杂乱的声音。
庭下:庭院中。
书带草:一种生长在书斋四周的植物,象征学问。
使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这里指郑康成。
郑康成:东汉学者,以注释儒家经典著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图景。"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签乱叶声"一句中,“雨昏”二字传递出天气阴冷的氛围,而“石砚”、“寒云色”则营造了一个静谧而又带有寂寞感的画面。“风动牙签乱叶声”中的“风动”和“乱叶声”则让人感到秋风乍起,树叶纷飞,一派生机与萧瑟交织的情景。

紧接着的"庭下已生书带草,"一句,通过"庭下"和"已生"两个词组,表达了时间流转和生命力度的自然美。这里的“书带草”意象丰富,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也寓含着诗人对知识、学问积累的感慨。

最后一句"使君疑是郑康成"则透露了诗人的怀古之情。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与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孤独和超然物外的心境。这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凡脱俗的思想情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它不仅是一幅秋日庭院的写生,更是苏轼个人情感与文化理想的寄托。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四)冰池

不嫌冰雪绕池看,谁似诗人巧耐寒。

记取羲之洗砚处,碧琉璃下黑蛟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五)竹坞

晚节先生道转孤,岁寒惟有竹相娱。

粗才杜牧真堪笑,唤作军中十万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六)荻蒲

雨折霜乾不耐秋,白花黄叶使人愁。

月明小艇湖边宿,便是江南鹦鹉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七)蓼屿

秋归南浦蟪蛄鸣,霜落横湖沙水清。

卧雨幽花无限思,抱丛寒蝶不胜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