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罗浮仙客隐,准拟访丹台。
为国身将老,逢山眼倍开。
月依松上过,风自竹间来。
僧欲延清话,茶香屡拨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于罗浮山中的仙人生活图景。首句"罗浮仙客隐"点出诗人所向往的神秘而超脱的环境,暗示了主人公对道教仙境的追求。"准拟访丹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期待拜访修道者的居所,寻求精神上的升华。
"为国身将老"则转向现实,诗人意识到自己为国家服务的时间已长,身体渐趋衰老,但这种责任感并未消减,反而使他对自然的景色更加敏感和欣赏。"逢山眼倍开"形象地写出诗人历经沧桑后,面对山水的开阔心境。
"月依松上过,风自竹间来"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夜晚月光穿过松林,清风从竹林中吹过的宁静画面,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氛围。
最后,诗人流露出对与僧人进行清谈的渴望,"僧欲延清话",并享受着拨动炉火、煮茶的闲适时光,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心灵交流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隐逸之情与家国之志,展现了诗人耿南仲在仕途之余,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热爱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不详
蔼蔼儒冠至,恢恢贤路开。
才须金鉴别,人自玉山来。
谢客书千卷,嵇康酒一杯。
如君富术业,当与雉为媒。
大轴累千箱,凫中见鹤长。
静临窗几读,爽入肺肝凉。
誇咤争求胜,疲劳忽自忘。
由来京邑贡,正合冠多方。
败叶扫还飞,秋容肃粉闱。
青钱如已选,白璧会须归。
燕坐书横案,孤吟月满衣。
还同潘散骑,鱼鸟性都违。
草庐高卧对千峰,白眼谁能顾万钟。
仄席不因天子诏,藏诗未许世人逢。
他年社稷勋如立,归老烟霞志会从。
五柳一松应好在,月明空自结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