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鲍恂的诗《次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作三首(其三)》以中秋明月为背景,却并未沉浸在寻常的赏月之乐中,而是寓含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人间疾苦。首句“浪说今宵明月好”,看似赞美月色,实则暗指战乱频仍,使得这美景无人欣赏。“干戈满地几人看”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悲凉。
接下来,“惟馀院落清尊赏”描绘出只有少数人还能在相对安宁的环境中举杯赏月,然而这宁静背后是“沙场白骨寒”的残酷现实。诗人通过“采笔写残思缚兔”和“玉笙吹罢拟乘鸾”两个意象,表达了对战事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能在这样的时刻相聚共赏月色的珍视。
最后两句“知君此会非忘世,只为良辰一笑难”,揭示了友人并非忘却世事纷扰,而是深知时局艰难,唯有在这样的良辰美景下,短暂的欢笑显得尤为珍贵。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战争的批判,也有对友情的珍重,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深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