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中秋

试与姮娥语。问因何、年年此夜,月明如许。

万顷熔成银世界,是处玉壶风露。

又岂比、寻常三五。

变化乾坤同一色,觉星躔、斗柄皆回互。

须要我,共分付。平生脚踏红尘处。

漫纷纷、鸡虫厚薄,燕鸿来去。

只有婵娟多情在,依旧当时雅素。

空自叹、归心难住。

留取清光岷江畔,照扁舟、送我章江路。

频引满,莫匆遽。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翻译

试着和嫦娥交谈,询问为何每年此刻,月光如此明亮。
广阔的天地化为银色世界,处处弥漫着玉壶中的风露气息。
这又怎能与平常的十五夜晚相比?
月亮的变化如同天地间唯一的色彩,星辰运行轨迹交错更迭。
我需要她共同分享,那些在红尘中度过的岁月。
纷繁世事如鸡虫得失,燕鸿来去匆匆。
唯有月亮深情如故,依然保持着那份素雅。
我只能空自感叹,思归之心难以停留。
请留住这清冷的月光,在岷江边照亮我的小舟,伴我沿章江而行。
频频举杯,不要急促,慢慢享受这月色吧。

注释

姮娥:嫦娥,月宫仙女。
年年:每年。
此夜:此刻的夜晚。
万顷:形容广阔无垠。
熔成:化为。
玉壶:比喻月亮。
寻常三五:指平常的十五月圆之夜。
星躔:星辰的运行轨迹。
斗柄:北斗七星中的一柄,象征季节变化。
红尘:世俗人间。
鸡虫:比喻世间的琐碎事情。
扁舟:小船。
章江:河流名。
频引满:频频举杯斟满。
匆遽:匆忙。

鉴赏

这首宋词《贺新郎·中秋》是京镗所作,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中秋月圆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试与姮娥语”,诗人试图与月宫仙子对话,询问为何每年中秋之夜,月亮如此明亮。接下来,“万顷熔成银世界”描绘了月光洒满大地,如同银色世界的壮观景象,而“玉壶风露”则增添了清冷高洁的意象。

诗人进一步指出,这样的中秋月景并非寻常的十五夜晚所能比拟,它象征着天地变化的统一,星辰斗转也似乎为之交错。“变化乾坤同一色”表现了月光的普照,以及宇宙的宏大。诗人感叹,只有月亮一如既往地深情,保持着它的素雅,而人间的纷扰和世事变迁却难以留住人的心。

“留取清光岷江畔”表达了诗人希望借月光照亮自己在红尘中的道路,同时“照扁舟、送我章江路”寓意着月光陪伴他前行,直到章江。最后,“频引满,莫匆遽”是对月神的祈愿,希望她能慢慢洒下光芒,不要急于消逝,让这清光长久地照耀在他的人生旅途上。

整首词以月为线索,寓言人生,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收录诗词(46)

京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次杨提刑韵

道骨仙风,合笞凤、鞭鸾归去。

底事为、三峨九顶,等闲留住。

揽辔聊施经济手,凝旒屡出褒嘉语。

算只今、人物更谁归,心如许。嗟我拙,才不武。

惭我陋,文非古。纵策迟鞭钝,也难追步。

虽喜故人逢异县,却嫌游子贪行路。

但著公、西掖北门中,相期处。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中秋邀茶漕二使者,不见月

喜见中秋,急载酒、登楼邀月。

谁料得、狂风作祟,浮云为孽。

孤负阑干凝望眼,不教宝鉴悬银阙。

但筵前、依旧舞腰斜,歌喉咽。

阴与霁,圆并缺,难指准,休分别。

况赏心乐事,从来磨折。

常把一尊陪笑语,也胜虚度佳时节。

怪坡仙、底事太愁生,惊华发。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三)次卢漕高秋长短句,并呈都大

才近重阳,喜风露、酝成爽气。

应料有、悲秋情绪,澹妆慵试。

黄菊篱边开遍否,紫鸿塞外归来未。

但倚阑、高处望长空,无穷意。名利鼎,从渠沸。

穷达路,非人致。又何须咄咄,向空书字。

西风正好狂吹帽,庾尘那解关吾事。

纵嬉游、也不学山翁,如泥醉。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一)中秋前同二使者赏月

乘兴西来,问谁是、平生相识。

算惟有、瑶台明月,照人如昔。

万里清凉银世界,放教千丈冰轮出。

便招邀、我辈上层楼,横孤笛。阴晴事,人难必。

欢乐处,天常惜。幸星稀河澹,云收风息。

更著两贤陪胜赏,此身如与尘寰隔。

笑谪仙、对影足成三,空孤寂。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