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保猗猗绿,谁怜冉冉根。

紫花含凤实,绣箨抱龙孙。

扫月仙坛静,摇风雪雾昏。

彤竿思化杖,绀叶想开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自我保护着翠绿的生长,又有谁来怜惜那渐渐伸展的根系。
紫色花朵中孕育着凤凰般的果实,精致的笋壳包裹着小龙般的后代。
在月光下扫过仙人坛,显得格外宁静,风吹过,带来一片雪雾迷茫。
红色的手杖让人想起转化的力量,深青的叶子让人幻想开启美酒的盛宴。

注释

自保:自我保护。
猗猗:茂盛的样子。
绿:绿色。
谁怜:谁来怜惜。
冉冉:渐渐。
根:根系。
紫花:紫色花朵。
含:孕育。
凤实:凤凰般的果实。
绣箨:精致的笋壳。
龙孙:小龙般的后代。
扫月:月光下扫过。
仙坛:仙人坛。
静:宁静。
摇风:风吹过。
雪雾:雪雾。
彤竿:红色的手杖。
思化:想起转化的力量。
化杖:象征转化的杖。
绀叶:深青的叶子。
想开樽:幻想开启美酒的盛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景图。"自保猗猗绿,谁怜冉冉根"写出了竹子自己守护着它们茂密的绿色和坚固的根基,没有人去怜悯这些看似脆弱却又坚韧的植物。

"紫花含凤实,绣箨抱龙孙"中的"紫花"可能指的是竹中开出的稀有美丽之物,或许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绣箨抱龙孙"则形象地表达了竹叶间仿佛藏匿着的生机与繁衍。

"扫月仙坛静,摇风雪雾昏"描写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竹林在夜晚的宁静中,似乎连月光都能轻轻扫过,而那飘动的风则带来了如同雪花般的细碎感受,同时也带来了一丝迷离。

"彤竿思化杖,绀叶想开樽"表达了诗人对竹之用途的深情思考。"彤竿"可能指的是用红色的装饰品装点的竹杖,而"绀叶"则是竹叶的美丽。诗人似乎在思念着将这些美好的自然元素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57)

丁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字:谓之
  •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 生卒年:966-1037

相关古诗词

千足比侯封,矜矜莫可穷。

触藩难进退,荷箠易西东。

郑伯牵降辱,初平叱化功。

律和当荐瑞,愿牧上林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过武陵甘泉寺留题

翠影人疏度,波光瑟瑟凝。

帝家金掌露,仙署玉壶冰。

晓井侵星汲,宵厨向月澄。

岂惟蠲肺渴,灌顶助三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桃径共无言,整冠防未然。

折枝如荠苦,沉水若朱研。

东苑琼芳细,南居玉质坚。

高穹指为姓,合冠百嘉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妙制剡溪人,多名锦水春。

卷疑方絮重,开觉露桃新。

左氏三都贵,张芝径寸珍。

谢公如就乞,九万一纤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