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其四)赋得春雪梅花,和东坡韵

涂窗谁识暮栖鸦。和雨和烟畏日车。

春到江南花是雪,月残辽海雪成花。

天因不夜银千顷,水更无声玉万家。

便使剡溪乘兴去,横枝遥见酒旗叉。

形式: 词牌: 瑞鹧鸪

鉴赏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瑞鹧鸪·其四》描绘了一幅江南春雪与梅花相映的静美画面。首句“涂窗谁识暮栖鸦”,以暮归乌鸦栖息在窗户上,暗示了冬日傍晚的寂静,也暗含了春雪将至的预兆。次句“和雨和烟畏日车”进一步渲染了朦胧的氛围,春雨与炊烟交融,连阳光也被遮蔽,仿佛怕打破这份宁静。

“春到江南花是雪,月残辽海雪成花”是诗歌的精华,通过比喻手法,将江南盛开的花朵比作白雪,形象地展现了春雪覆盖下的花朵如雪般洁白;而辽海的残月映照在雪地上,又像是雪花幻化为花朵,意境深远。这两句诗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知。

“天因不夜银千顷,水更无声玉万家”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形容春雪覆盖大地,如同无边的银色海洋,水面静谧无声,如玉般的晶莹剔透。这样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春雪带来的祥和与静谧。

最后两句“便使剡溪乘兴去,横枝遥见酒旗叉”,诗人借剡溪泛舟的典故,表达出即使在这样的雪景中,也能激发起游兴,远远望见酒旗招展,增添了生活情趣和闲适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雪的景象,融合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气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收录诗词(469)

董元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秋闺月夜

极目海天空。碾就冰轮照碧峰。

渐有清光穿入户,玲珑。玉臂云鬟素影中。

独自倚梧桐。怅望银河待好风。

夜半若随千里梦,相逢。皎洁随君处处同。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其一)下第别诸同年出都

春别洛阳城,又见新书甲乙名。

国器旧知收片玉,登瀛。历历银钩指下生。

斜月入前楹。心仰莲峰望太清。

春色年来谁是主,无成。半在云霄觉更荣。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庚]韵

南乡子(其二)西归道中

残月下寒沙。北斗阑干南斗斜。

千里不辞行路远,天涯。独自狂夫不忆家。

何处得停车。又见秦城换物华。

白雪却嫌春色晚,飞花。深掩虚窗卧碧纱。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麻]韵

南乡子(其三)送金明府归里

文苑振金声。竹绕琴堂水绕城。

愿以深心留善政,高名。朝野咸推重太平。

县鼓应鸡鸣。桥上春风绿野明。

若使巢由同此意,簪缨。笑引江帆带月行。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