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卢沄的《书怀》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入相何人问趣装”,以反问形式揭示出官场中人们过于关注表面形式,而忽视了内心的追求。接下来,“马蹄空笑十年忙”描绘了忙碌的仕途生涯,马蹄声虽响,却未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反而徒增忙碌之苦。
“贫嫌舍北无莲馆,病喜风前有竹床”两句,通过对比贫贱时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疾病时对宁静环境的喜爱,展现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莲花象征高洁,竹床则代表简静,诗人借此表达对高尚品格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蜗趁苔痕升雨壁,萤依月色度昏墙”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蜗牛在雨后墙上爬行,萤火虫在月光下飞舞,这些画面既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也寓含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
最后,“题诗欲寄高僧去,似觉身心与世忘”表达了诗人想要将内心的感受寄托于诗歌,寄给高僧,以此达到忘却世俗烦恼,超然物外的心境。整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琐事和自然景致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