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蚝粘窗秋见海,山鸡夜啼弄毛彩。
王孙吹笙导夫人,青发凌风素霞在。
雨尘离地白浩浩,河西种星榆树老。
海桑童童日出归,衣湿上池洗头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浪漫色彩的画面。开篇“石蚝粘窗秋见海”,以石蚝粘附窗户,秋天的景象映入眼帘,海的辽阔与深邃跃然纸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山鸡夜啼弄毛彩”,山鸡在夜晚啼叫,羽毛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王孙吹笙导夫人,青发凌风素霞在”两句,将场景转向了更为高雅和神圣的境界。王孙吹奏着笙乐引领着夫人,她的青丝在微风中飘扬,如同云霞般轻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雨尘离地白浩浩,河西种星榆树老”描绘了雨后地面的白茫茫一片,仿佛与天空相连,河西边的榆树历经岁月,依然挺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
最后,“海桑童童日出归,衣湿上池洗头草”则以日出时分,海面上波光粼粼,桑树在晨光中显得生机勃勃,主人公沐浴后,湿漉漉的衣服沾上了池边的草叶,这一幕既平凡又充满生活气息,将整幅画面拉回现实,给人以温暖和宁静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不详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潮动秋风吹牡荆,离歌入夜斗西倾。
佽飞庙下蛇含草,青拭吴钩入匣鸣。
皮带墨鳞身卉衣,晚随鬼渡水灯微。
石门犬吠闻人语,知在海南种蛤归。
夫招贾客岁经辽,自到城中卖织绡。
却买铅华采珠母,槟榔露下月中调。
北风花糁枝,春风花糁衣。
青鸟梦中见,畏来花下飞。
岂是得春迟,因缘别春早。
夜湿灞陵苔,半在古驰道。
入瓦雪冥冥,离树香草草。
那无返魂术,不忍见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