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帝王唐太宗与传说中的圣君舜帝在处理兄弟关系上的不同态度,表达了对亲情伦理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弟兄相贼斁天伦”,意指兄弟之间相互残害,破坏了自然的亲情纽带,这是自古以来极为罕见和悲惨的情况。接着,诗人以舜帝为例,强调了他面对兄弟谋害时的坚韧与牺牲精神,“掩井捐阶危万死”,意味着舜帝为了保护亲人,不惜冒生命危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安全,这种行为体现了他对亲情的珍视和维护。
“不闻亲杀鼻亭神”这一句则可能是在暗示,即使在极端情况下,舜帝也没有采取过激手段伤害亲人,而是选择了更为仁慈和智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与“弟兄相贼”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整首诗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展现了不同历史人物在处理家庭伦理问题上的差异,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亲情、伦理道德以及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