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郭巨逢金卷

为亲忘子亦堪怜,锄底黄金岂偶然。

简册本期敦薄俗,晋人曾说邓攸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题郭巨逢金卷》由元末明初诗人王行所作,通过“为亲忘子亦堪怜,锄底黄金岂偶然”这两句,展现了对郭巨这一典故的深刻理解与感慨。郭巨是古代孝子的典范,因深感母亲年老需要照顾,决定放弃自己的儿子以确保母亲的生活无忧。诗中“为亲忘子亦堪怜”,表达了对郭巨这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行为的同情和敬佩。

接着,“锄底黄金岂偶然”一句,巧妙地将孝行与意外发现的财富联系起来,暗示了郭巨孝行的非凡之处,即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展现出不凡的价值。这不仅是对郭巨个人品质的赞美,也寓意着高尚品德的内在价值往往超越物质的衡量。

“简册本期敦薄俗,晋人曾说邓攸贤”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提到通过记载历史(“简册”)来弘扬美德,以期改善社会风气(“敦薄俗”)。这里借用了另一个孝子邓攸的故事,强调了通过历史传承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晋人曾称赞邓攸的孝行,意味着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被广泛传颂,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郭巨和邓攸这两个孝子故事的引用,探讨了孝道的崇高价值以及历史记录与道德教育的作用,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尊重与推崇。

收录诗词(118)

王行(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 字:止仲
  • 号:淡如居士
  • 籍贯:元明间苏州府吴县
  • 生卒年:1331—1395

相关古诗词

仕女障子

读罢文窗女史箴,日长庭院正春深。

游蜂舞蝶閒情思,那解当时匪石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高林雪竹

弄月吟风一万竿,翠云缭乱拂青鸾。

岁寒别有精神在,宜凭阑干雪里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先月楼二首(其一)

水边楼馆绝纤埃,高捲湘帘碧嶂开。

一点飞蟾破秋色,清光先入座间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先月楼二首(其二)

结楼临水上,风景问如何。

明月夜先到,清光秋更多。

高檐垂碧汉,低槛俯金波。

想得凭空阔,长吟复浩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