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十月九日回书偶作》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与对个人生活的关注。
首联“炎炎翕翕何关我,是是非非厌听人”,诗人以炎炎夏日和纷扰的人间是非为背景,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疏离感,以及对是非评价的厌倦。他似乎在说,外界的热闹与纷争与自己无关,自己更愿意远离这些是非,保持内心的宁静。
颔联“莫谩揣摩当世事,且须康济自家身”,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的重视。他劝诫人们不要过于纠结于世事的揣摩与计较,而应该更加关注如何使自己的生活得以安顿和充实,即“康济自家身”。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我实现和内心平和的向往。
颈联“囊空米尽挨排去,菊老梅迟问讯频”,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简朴与淡泊。即使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诗人依然能够从容面对,甚至在季节更迭中,对自然界的花卉变化保持着频繁的关注与问候,显示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细节的敏感。
尾联“南北尚留书债在,未能痛绝为情亲”,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知识追求和友情的执着。尽管南北各地还有未完成的书籍学习任务,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反而更加珍惜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感。这既是对学术追求的坚持,也是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世事的超脱、对个人生活的关注、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知识与友情的执着,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的独特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