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云篇

兴云感阴气,疾足如见机。

晴来意态行,有若功成归。

葱茏含晚景,洁白凝秋晖。

夜深度银汉,漠漠仙人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云朵兴起受阴凉气息激发,脚步迅速如同察觉时机来临。
天气放晴时,它的形态举止仿佛完成大业归来。
翠绿的枝叶饱含傍晚景色,洁白的颜色凝聚秋日光辉。
夜晚深沉,银河如银带横陈,一片寂静中似有仙人衣裳铺展。

注释

兴云:形容云朵兴起。
阴气:指阴冷的气候或气息。
疾足:快速的脚步。
见机:察觉到机会或时机。
晴来:天气转晴的时候。
意态:神情、姿态。
功成归:像成功归来的人。
葱茏:茂盛繁密的样子。
晚景:傍晚的景色。
秋晖:秋天的阳光。
夜深度:深夜。
银汉:银河。
漠漠:形容广阔无垠。
仙人衣:比喻清冷、神秘的仙人形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观赏云彩的场景,充满了动人心魄的意境和深邃的哲思。诗中的“兴云感阴气”一句,就已经设定了一个神秘而又超然的氛围,仿佛作者能够感受到云中蕴含的阴阳变化,这种敏锐的感觉如同机遇临近,需要迅速捕捉。

接着,“疾足如见机”则透露出一种急迫的心情,如同要追赶某个重要的时刻或机会。这样的描写,让人不禁思索诗人面对自然界的态度,是一种怎样的急切与期盼。

“晴来意态行,有若功成归”,当天气转晴,心中的喜悦和满足便随之展现。这不仅是对外在景象的欣赏,更像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充实。诗人似乎在暗示,每一次精神上的追求与探索,都如同完成了一场壮丽的旅程。

“葱茏含晚景,洁白凝秋晖”,这里的“葱茏”形容云彩的茂密和柔美,而“晚景”则让人感受到时间流转带来的淡淡哀愁。接下来的“洁白凝秋晖”,则是对光影变化的一种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

最后,“夜深度银汉,漠漠仙人衣”一句,更是将诗人的想象力推向了极致。星空如同银河,诗人仿佛穿越到了一个超脱尘世的境界,而“漠漠仙人衣”的描写,则让人联想到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不仅是对云彩变幻的观察,更是一种心灵的旅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观柘枝舞二首(其一)

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

神飙猎红蕖,龙烛映金枝。

垂带覆纤腰,安钿当妩眉。

翘袖中繁鼓,倾眸溯华榱。

燕秦有旧曲,淮南多冶词。

欲见倾城处,君看赴节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观柘枝舞二首(其二)

山鸡临清镜,石燕赴遥津。

何如上客会,长袖入华裀。

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

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观棋歌送儇师西游

长沙男子东林师,闲读艺经工弈棋。

有时凝思如入定,暗覆一局谁能知。

今年访予来小桂,方袍袖中贮新势。

山人无事秋日长,白昼懵懵眠匡床。

因君临局看斗智,不觉迟景沈西墙。

自从仙人遇樵子,直到开元王长史。

前身后身付馀习,百变千化无穷已。

初疑磊落曙天星,次见搏击三秋兵。

雁行布陈众未晓,虎穴得子人皆惊。

行尽三湘不逢敌,终日饶人损机格。

自言台阁有知音,悠然远起西游心。

商山夏木阴寂寂,好处徘徊驻飞锡。

忽思争道画平沙,独笑无言心有适。

蔼蔼京城在九天,贵游豪士足华筵。

此时一行出人意,赌取声名不要钱。

形式: 古风

贞元中侍郎舅氏牧华州时余再忝科第前后由华觐谒陪登伏毒寺屡焉亦曾赋诗题于梁栋今典冯诩暇日登楼南望三峰浩然生思追想昔年之事因成篇题旧寺

曾作关中客,频经伏毒岩。

晴烟沙苑树,晚日渭川帆。

昔是青春貌,今悲白雪髯。

郡楼空一望,含意卷高帘。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