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一)雪

封姨忍冷,把彤云剪碎,满空抛撇。

万点青山头忽老,人迹鸟飞俱绝。

歌馆迷红,妆楼失翠,四顾成银阙。

晚来江上渔蓑,归带香屑。

对此应慕山阴,扁舟兴尽,空载黄昏月。

归到溪堂门未掩,别有一般清洁。

雪印梅花,梅横月影,三白交相合。

纸窗光映,夜明不怕灯灭。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明代陈霆的《念奴娇·其一》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开篇“封姨忍冷,把彤云剪碎,满空抛撇”形象地写出雪花飘落的情景,仿佛天上的云彩被裁剪成片片雪花洒向大地。接着,“万点青山头忽老,人迹鸟飞俱绝”描绘了雪后山川的寂静与荒凉,只有山峦在雪中显得苍老,人迹鸟踪皆无,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

“歌馆迷红,妆楼失翠”通过歌馆和妆楼的色彩变化,暗示了雪的覆盖使得繁华景象变得模糊不清。随后,“四顾成银阙”形容四周都被白雪覆盖,如同银色宫殿,夜晚来临,渔夫披着蓑衣归来,身上还带着淡淡的香气,增添了冬日的诗意。

下片转向个人情感,“对此应慕山阴”,暗含对古人高雅情趣的仰慕,诗人乘舟欣赏雪景,直到黄昏月升,却并未尽兴。回到溪边小屋,门未掩,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洁净。接着,“雪印梅花,梅横月影,三白交相合”描绘了雪、梅、月的和谐画面,展现出冬夜的静谧之美。

最后,“纸窗光映,夜明不怕灯灭”以纸窗透过的雪光映照,寓意即使灯火熄灭,夜晚的明亮依然来自自然之光,给人以宁静而深沉的感受。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景的变幻与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冬日的韵味和诗人的情怀。

收录诗词(220)

陈霆(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官员,学者。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进士,官刑科给事中。为人耿直。正德元年(1506年),因上书弹劾张瑜,被其同党刘瑾陷害入狱。刘瑾被诛后,复官刑部主事,次年出任山西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回乡,隐居著述。著有《仙潭志》、《两山墨谈》、《水南稿》、《清山堂诗话》、《清山堂词话》等

  • 字:声伯
  • 号:水南
  • 籍贯:浙江德清县
  • 生卒年:约1477年-1550年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二)三忠庙祀汉诸葛宋岳武穆文文山

乾坤易老,叹风尘飘荡,河山分裂。

名分纲常都扫地,曾有何人提挈。

身翊飞龙,气吞胡马,赤手扶天阙。

精忠照耀,一时名并日月。

须信天理人心,自来不泯,千载思遗烈。

庙貌燕山崇祀典,华表三忠新揭。

西北中原,东南王气,回首惊风雪。

伤心行路,不堪日暮时节。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水龙吟.七夕,和施西亭

水花亭馆初凉,月痕照在葡桃架。

星期此夕,针奁未启,蛛丝先挂。

虹断东楼,雨收北渚,露盘清泻。

望湘帘起处,果筵初设,儿女辈、花相亚。

缥缈行云低度,耿河津、仙軿飞驾。

鹊才传喜,虫还催织,欲留无暇。

又是匆匆,离肠中断,幽欢空罢。

叹天长地久,迢迢一水,两情终夜。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烛影摇红.子规

落日空山,暝烟赴处行人绝。

为谁携恨到江南,泣尽枝头血。最是五更寒彻。

一声啼、一声悲咽。纱窗惊散,蝴蝶游魂,梨花香雪。

才见飞来,料应未是经年别。

吴山不减蜀山春,何事思归切。回首绿阴成叠。

早东风、落红时节。闲情最苦,一春无绪,寸肠千结。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醉春风.子规

绿满汀洲暗。天涯芳草遍。年年何事叫东风,怨。怨。

怨。满树梨花,半窗残月,梦魂初断。血染山花片。

声动乡关念。玉窗应是数归期,赚。赚。赚。

回首衡阳,雁飞不到,寄书人远。

形式: 词牌: 醉春风